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老年科技大学举办第7期科普报告会:范炎培讲述与周有光的忘年交
发布日期:2025-09-12

在“全国科普月”启动之际,9 月 12 日上午 10:00,常州市老年科技大学举办 2025 年第 7 场科普报告会,特邀常州文化名人范炎培作题为 “我与周有光的忘年交” 的专题报告,老科协系统约 70 人到场聆听。

一、以亲身经历为线,勾勒深厚忘年情谊

报告中,范炎培系统地梳理了与周有光的交往渊源:多年间他累计18次登门拜访周老,得到周有光及其家人的鼎力支持,成功编撰《周有光年谱》。他生动刻画了周有光的人格魅力,面对“汉语拼音之父”的赞誉坚决拒绝,尽显淡泊名利的胸襟;日常交流中始终心态平和,言谈间满是对家乡常州的眷恋;探讨学术问题时又严谨细致,哪怕高龄仍保持对知识的敬畏。

二、聚焦学术贡献,传承语言文化遗产

报告核心环节,范炎培围绕周有光的学术成就展开深度解读,凸显其在语言文字领域的里程碑意义:作为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制定者,周有光不仅主导方案落地,更推动其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让汉语走向世界;主编的《汉语拼音词汇》,直接奠定电脑中文词库的基础,为中文信息处理发展扫清关键障碍。他前瞻性提出“两个双语言”建议,在国内倡导“方言与普通话共存”,保护地域文化多样性;在国际推动“汉语与英语互通”,助力中外交流;同时深耕中文信息处理与无编码输入法研究,为汉语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思路。

三、串联地域与时代,传递治学与生活智慧

报告特别以常州为地域核心,串联起周有光与赵元任、姜椿芳等知识分子的交集,展现江南地域文化对个人成长的滋养,也折射出特定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与精神坚守。

此外,范炎培还分享了周有光的处世哲学与治学理念:“思考大问题,不想小事体”的格局、“吃小亏,不要占便宜”的豁达、“写东西要通俗化”的务实,以及“方言与普通话共存”的人文关怀。他坦言,自己受周老影响改用电脑写作、投身常州方言研究,正是这些智慧的现实传承。整场报告不仅是对一段忘年交的记录,更成为传递积极生活理念与严谨治学精神的载体,让大家在了解故事的同时,获得思想启发与精神滋养。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电话:0519-8661962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9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