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协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发布日期:2009-03-24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共中央对当代“三农”问题深刻的定位和全面的政策措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如何发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科协目前的重要工作。 一、科协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20个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完整的定义,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六大任务,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在这六大任务中,联系科协的工作职能,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方面,发挥科协作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科协在推动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大有可为,也是科协长期坚持不懈地在做的工作。 第二方面,发挥科协作为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彻底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根本性的措施还是在加强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农民不是新农民,“物质富裕、精神贫乏”的农村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努力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农村营造科学生产、文明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新风尚,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党员领导干部。 第三方面,发挥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责任,广大科技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科协要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就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学术研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和动员基层科技工作者,在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开展农民培训,普及科学知识,支持和参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工作和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目前的科协工作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农村科普工作的观念和机制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二是农村科普资源开发的力度与快速发展的科技信息化水平不适应。三是农村科普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不适应。针对这些存在问题,科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二、科协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乃至种田亏本的现象日益凸现,农民种粮积极性一再受挫,农业面临严峻考验,这其中有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农村的市场信息资源严重匮乏,在某些地区几乎是一片空白。小农村大市场导致了农民难以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以至于在市场交易中“伤痕累累”、“欲哭无泪”。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一是开展面向农民的微观信息化服务,使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有效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二是开展面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宏观信息服务,有利于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农民生产、农产品销售和转移就业环境,特别是通农业信息网站,可以提高农业行政工作的透明度,让农民更好地掌握各种政策信息和经济信息,既能加强对政府的沟通,又能更有效地维护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用信息化带动农村经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生产是首要任务。我国农村耕地资源有限而各地农业特产资源不一,即便是许多闭塞的山村也有很好的特产。在目前的农业格局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信息走进来、让产品和劳动力走出去”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事实上,实现农民网上购物、销售的目标已并不遥远,目前构建一个农业信息化的网络平台是见效最快、扶贫效果最明显、也最容易切入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用信息化提升农民素质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仅从政策、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农民扶持和帮助还不够,要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新农村建设需要经济、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人才。在没有更好的教育投资情况下,搭建一个覆盖面广的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让农民了解市场行情及农业动态、熟悉国家农业政策法律法规,转变种田观念、传播健康文化,是目前最适合国情、既经济又高效又便捷的手段。 (三)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信息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农业科技、产品供求、特产资讯、种子农药、畜牧养殖、天气预报、医疗卫生、物流配送、劳务输出等信息涉及许多行业,范围广泛。近年来,信息产业部积极推进“村村通工程”,使全国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电话。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建设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我国已在广大农村建立起了无线或有线电视网络和广播电话系统,但是他们所能提供的信息相对有限,而且范围比较狭窄。农民在开展生产过程中,还非常缺少有效的信息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环境,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从而走出一条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创新之路,提升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是当前乃至“十一五”期间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农村信息化建设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机遇。我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信息化。在信息时代,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 (四)信息化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 目前,为农民提供可靠、便捷的信息服务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问题的当务之急。因此,现阶段必须建立一个高效、权威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展示平台,以便让农村信息化建设在繁荣农村、发展农业、施惠农民方面大显身手。例如,为实现全国农业资源信息的对流和互通,杭州汇农农业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开发了“中华名优土特产网”(www。myttc。cn),积极为全国农民搭建网络致富平台。“中华名优土特产网”是面向全国农业土特产行业的门户网站,它是一个立足“三农”、面向全国,集“三农”信息交流、涉农政策法规、名优土特产数据储备、展示,在线交易及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中华名优土特产网内容涵盖了供求信息、市场行情、专业市场、科教兴农、物流配送、农业政策、地方特产、三农资讯、新农村建设、致富经、种子科研机构、天气预报、国际贸易等多个涉及农业信息的版块,已经成为农业土特产行业分类齐全、功能强大的信息发布和信息查询的平台。迄今为止,网站系统的工作人员已有78人。该网日平均浏览量已突破5000余次,发布农业特产资讯达5万余条。已有2万余家注册会员,网罗了全国各地农业土特产供求信息达3万余条,广大农民朋友只要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即可把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产品、手工制品和各种特产资讯等信息“一网打尽”; 中华名优土特产网还在特产超市开设“网上展厅”功能,给我国农业土特产提供了一个永不落幕的展示平台,并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在新农村建设中,就是要以信息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不再走传统工业和城市发展的老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电话:0519-8661962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