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强化学会功能,大力促进我市路桥科技事业发展
发布日期:2007-09-19
 
常州市公路学会
 
       我会成立于1995年底。建会10多年来,在市科协的领导和省公路学会的指导下,紧紧依靠会员群众,抓住公路行业大发展的机遇,全力开展学术交流,努力提升我市公路科技水平,形成了学会活动生动活泼、学会组织不断壮大的良好局面。
     一、紧跟形势,拓宽视野,大力提升我市路桥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
      为拓宽我市路桥科技人员的科技视野,提升工程技术水平,学会每年都邀请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专家来常作学术报告,使我市公路科技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公路科技发展动态,主动接受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知识。曾先后邀请了美国、日本等国外知名专家和中国交通部、上海同济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院士、教授近50余人来常作关于路桥工程技术方面的专题报告,如美国乔治亚州理工大学赖荣生教授介绍的“SMA沥青砼材料的研究、改良和应用方面的情况”就非常适时地满足了我市第一次引进SMA材料施工技术的沪宜线武进段施工项目上的技术需要。又如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院长徐岳教授重点介绍了当今世界桥梁工程新发展,并用动画形式详细介绍了创造四个世界第一的苏通大桥施工的演进程序,展示了我国从桥梁大国演进到桥梁强国的辉煌历程,使参会的科技人员直接感受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路桥建设新变化,了解和掌握了很多新的适用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路桥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市路桥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加强交流,促进发展,我市路桥科技研究水平明显提高
      现代公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人员通过学习新技术、新方法,针对生产建设中的很多创新思想和方法通过撰写科技论文的形式,一方面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全市公路科技的发展。为此,学会把征集我市公路科技成果作为学会为会员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通过组织、宣传、发动、交流、奖励等手段,把行业科技人员的智慧汇集起来,推广出去,达到普及、提高的效果。从开始的每年数十篇,到现在的近200篇,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为加强交流创造了条件。
      会员们都来自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岗位,论文命题所涉内容,都是自己工作实践的成果和理论思考的结晶,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既为行业科技工作者展示成果、交流技艺、获取信息提供机会,又为这些成果的应用推广拓宽了渠道。学会通过专题研讨,组织科技人员,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积极推动学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五年来,我们每年都要精心编印一期论文集。分发给45个会员单位,628名个人会员人手一册。论文中的许多经验和理论成为大家工作中的良师益友。论文集涉及题材广泛,从路桥工程技术到汽车运输市场和绿色环保无公害汽车,从公路路基到SMA沥青砼路面施工,从桥梁无缝伸缩缝到三向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从30m预应力空心板梁静载试验到桥梁挂篮悬浇工艺,从高级广域网到IP语言对讲系统分析等等,内容丰富新颖,资料翔实,极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同时,论文所涉大都是本行业的热点和难点解决方案,极具探索性和开创性,也代表了常州公路科技界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
     学会还先后与河南洛阳、山东烟台、浙江绍兴、江西吉安九江等市公路学会进行对口交流。近年来,我们把参与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的学术年会,作为检验我会学术成果的绝佳机会。近5年来,我们先后向年会投送论文162篇,经有关专家评审,我会有62篇获得奖励,56篇入选论文集。特别是近两年,我会选送论文共70篇,获优秀论文共31篇,入选论文集40篇,连续两年获三项第  一,即投送论文数量、获取优秀论文奖人数和入选论文集的篇数均位于第一,这在有25个城市参加的学术年会中是唯一的。通过论文评选,浓厚了我市路桥科技的学术氛围,提升了路桥科技工作水平。
      三、挖掘资源,发挥优势,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厂会协作和技术咨询服务
     近年来,学会进一步挖掘资源,依托科技人才优势,发挥技术权威作用,积极组织广大行业科技人员参与我市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为我市公路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依托人才优势,大力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2001年7月,学会成立了“常州市公路学会专家组”,吸收了跨交通、市政两个行业的7名高级技术专家,其中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大都是长期从事路桥工程专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在公路科技界颇具影响力。这个专家组成为了我市开展路桥科技技术咨询服务中的重要资源。凭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专家组成员积极参与我市路桥工程技术咨询、科学论证,深入施工现场,解决了一大批公路技术难题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沪宜公路武进漕桥段,因桥面裂缝多,行车震动大,在改善工程开始时,设计和监理单位一致提出更换梁板、重新改建的意见,但未被业主所接受。学会专家组到现场勘察后认真分析认为,梁板之间未设置好绞缝,桥面铺装层过薄,且纵横向桥面钢筋偏少偏小,是造成桥梁整体性差、刚度小、震动大、桥面裂缝破碎的根本原因。在进一步验算梁板钢筋砼设计后,认为梁板本身有足够的强度和安全性。只要在重做桥面铺装层时设法补做绞缝,适当加厚铺装层厚度,改善桥面钢筋网,不需更换梁板,就能达到桥面完好,行车稳定的要求。这一建议最终被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共同认可并接受。实践证明,按此建议改造后的漕桥,确实是安全可靠,行车平稳。这项咨询建议,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为这座25米宽的3孔板梁桥,节省资金数十万元。通过几年的实践,学会以周到的服务、过硬的技术得到了业主的信任。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都实施咨询服务合同8-10项,累计开展咨询项目100多项,涉及金额1300多万元。
     二是依托科技培训,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建立青年专家库,初选15名38岁以下具有潜力的科技人员入库,定期召开座谈会,组织他们到建桥工地现场开展研讨活动和学会咨询服务,着力为青年科技人员成长创造条件。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班,组织科技人员到省内重大工程现场参观考察,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送科技到工地,在施工现场进行咨询服务,锻炼科技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定期举办施工、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展示会,为科技人员提高技术水平提供平台和渠道,使学会组织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学会的生命在于活动,没有活动的学会,当然也没有了生命力。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广大会员们的支持下,学会工作不断发展,学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凝聚力、向心力逐渐增强,学会面貌也产生了可喜变化。近几年我们先后获得了省级先进公路学会,市五星级学会、标兵学会等光荣称号。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学会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会团体建设,增强自身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人员的智力和集体优势,主动承接社会改革中政府转移的公共职能,自立自强,有所作为,努力为常州公路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电话:0519-8661962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9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