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加强建设树品牌 立足社会求发展
发布日期:2007-09-19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学会工作日益成为了当前科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学会的生存、改革与发展问题成为了科协系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有所收获,也遇到了许多难题,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和共勉:

一、“强筋健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学会形象

学会要走出困境,获得发展,一方面要靠政府和社会的推动和支持,另一方面更要靠不断强化自身的能力,只有自身的素质和功能增强了,才能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近年来,我们加强学会建设,强化学会职能,努力推动学会发展。

1、开展会员登记工作,为改革奠定扎实基础。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市各级学会的基本状况和运行情况,我们开展了会员登记工作,对全市60家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组织机构、会员情况进行重新登记整理,进一步理顺组织结构体系,掌握学会和会员的基本需求,并根据调查数据,建立市级学会会员数据库,完善了基础工作,为学会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实行学会片组会议制度,加强联系与沟通。为了鼓励学会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借鉴经验,自去年起,我们实行了学会片组会议制度。把全市学会分成农业与社会事业、工业、医卫和城市建设等四个片组,不定期召开片组会议,交流近阶段的工作情况和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促进了不同行业学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推进学会联合联动,集成资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建立学术活动预报制度,促进学术交流与繁荣2005年,为了宣传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参与到学术活动中来,我们实行了学术活动“月预报制度”,广泛征集各个学会和团体即将举办的学术活动信息,并在每个月月初公布在我们科普之窗网站上,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这个平台有效地宣传了我市的学术活动信息,既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了解信息的渠道,又扩大了学会学术活动的影响力,可谓一举两得。

4、设立学术项目支助,鼓励学术创新和发展。为进一步鼓励学会和科技人员加强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我们于2004年设立了“学术交流与学术研究重点项目支助”,每年拨出10多万元用于该项目的奖励和支助,项目主要分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这两大块进行申报评奖,一年评一次,这对鼓励基层、基础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

二、“人尽其才”发挥专家作用,树立智力品牌

学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要积极吸纳和培育有学术权威和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和人才加入到学会组织中来,担当学术领袖,打造优良的学术团队,集聚强有力的智力资源,学会组织才会有地位和影响。

1、增强建言献策功能。在当前,要彰显学会功能,必须发挥专家作用,要引导专家积极投身到政府的科学决策中去,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在经济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发挥智力支撑作用,同时也是提升自身的地位和形象,提升学会的影响力。为此,我们于2006年成立了高级科技人才联合会,集聚了全市109名“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科技人员,精心打造高智商团队,参与政府科学决策,通过不定期的主题意见征集活动,有多项建议被政府重视和采纳,居丽琴副市长等市领导作出批示,并专门召开协调会,解决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提升了科协的影响。

2、增强咨询论证功能。随着民主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政府越来越重视项目论证和听政,学会组织要抓住机遇,不断增强自身的咨询论证水平,充分利用本地专家情况熟悉的优势,积极推出学会中有影响力的专家参与项目论证,提升学会的科学论证能力,主动参与社会发展。为此,我们决定着手评选行业明星专家评选活动,通过评选,从各个学会中推荐出1-2名权威性强、学术渊博的专家作为决策咨询专家。纳入政府的决策咨询团,从而提升学会的地位。

3、增强学术引导功能。学术创新氛围关键在营造和引导,要充分依靠和发挥高层次专家权威性高、学术性强、号召力大的优势,通过物质和精神的激励,引导和鼓励高层次专家举办或召集举办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和学术研究,带动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致力学术研究和创新,从而推动和繁荣整个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可以利用论文评选、学术年会、科技论坛等形式促进学会组织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提升整个学会组织的学术创新力和影响力。

三、“融入市场”拓展社会职能,参与社会服务

随着社会职能的结构性调整,学会组织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逐渐脱离政府的过程中,学会要想发展,必须走向市场,走向社会,拓展职能,参与社会服务。

1、抓住一个“放”字。当前,要深入推进学会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三个“放”字即“放手、放权、放人”,才能散发活力,增强动力。在当前这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时期,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适应形势,敢于放权、放手,逐步剥离一部分社会职能交给学会来承担,使学会进一步参与社会分工,取得更大的活动空间。同时还要勇于放人,要把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影响力的中青年知识分子担任学会干部,激发学会的创新和活力,从而推动学会发展。

2、着力一个“推”字。目前,学会组织正处于新旧交替、思维重组、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是我们当前的重要课题。学会如果再安于现状,不求变通,路子将越走越窄。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激发学会组织自身改革的愿望和动力,鼓励他们加强改革,参与社会服务。我们出台了《学会年度考核办法》和《优秀学会评比办法》,通过加强学会的考核和评比来推动学会的自身建设;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加大对学会的指导和推动,引导学会参与市场竞争,拓展社会职能。2006年,我们实施了百名教授兴百企活动,组织100多名学会的专家与100个企业进行科技对接,是学会专家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革和管理咨询,为学会专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3、强调一个“借”字。学会要想发展,除了加强自身的改革之外,要学会借力打力,借势发展。要紧紧抓住当前“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和难点,大做文章、大放异彩,积极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依靠自身的智力优势和集群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扶贫、科学论证、学术创新和理念宣扬,努力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抢占一席之地,在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推进发展中提升地位、扩大影响,树立形象。

四、“自上而下”推进改革发展,实现学会新腾飞

当前,各地各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学会的改革与发展,有取得局部突破的,也有取得个别成功的,但都没有形成系统性、可推广性,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认可的改革发展趋向和有效经验。

就学会改革而言,各地各部门的努力诚然必不可少,但上级科协的率先示范更有号召力和可借鉴性。在现有的政府体制下,可以说自上而下的推动是当前学会改革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自上而下的改革比较容易推广,也比较有说服力,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的改革更具有系统性和影响力。同时,这种改革模式能为学会组织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职能和工作空间。因此,应该建议中国科协在学会改革中力挽狂澜,为基层学会的改革探索新路,积累经验,从而推动全国学会的新发展。

学会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学会自身的原因,也有历史体制的因素,既要靠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更要靠我们自身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才能不断积累经验,走向成功。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电话:0519-8661962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9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