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钟楼开发区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发布日期:2010-12-16
  花树成行,绿草茵茵,看不到一根烟囱,闻不到一点异味,听不到一丝噪音。可就是在这片11.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销售产出率却达到400万元/亩,最高的企业达到1800万元/亩。
  这里,就是省级开发区中的全国“样板”、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建设单位——钟楼经济技术开发区。
  
  8年来,钟楼开发区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紧紧把握“生态工业园,现代新城区”的发展定位,积极实施产业高端、资源高产、环境高标、人才高地“四高联动”的发展战略,逐步走上经济生态高效的发展之路,先后荣获江苏省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园、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科技创新示范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和全国省级开发区中唯一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单位。
  
  
  超前理念,打造生态园区
  8年前,钟楼开发区只是原来的北港乡,辖区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小企业,到处是农田、村舍、泥泞小路。如今再看钟楼开发区,天蓝、水清、路畅,四季花开溢香,处处生机盎然,是另一番生态工业园区的新风貌。
  钟楼经济开发区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打造“生态园区、高效园区、精品园区”的理念,并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8年来,钟楼开发区把生态、环保、低能耗、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园区建设全过程;把引进生态、环保的生态小区,作为构建低碳家园的重点;推进环境友好型企业、绿色社区建设、环境优美街道平台建设,发展高品质人居环境。2007年9月在全省率先成为省级生态工业园,今年9月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单位。
  目前,整个园区基础设施达到了“九通一平”,所有污水全部接入城市管网,整个园区绿化率达到40%以上,园区内所有东西向道路以花命名,南北向道路以树命名,常州市最大的以植物科普教育为主题的青枫公园就坐落在钟楼开发区内。
  倘若市民在钟楼开发区走一走,便会很快发现以童子河为界限分为互不干扰的工业区和生活配套区,并且无论哪个区域,绿色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色调。其中,青枫一号小区在建外墙,大部分采用太阳能和节能材料,住宅小区配备硬件设施,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在舒适、方便、安全、卫生、美观等5个方面,都达到了绿色社区的要求。
  产业支撑,助推绿色GDP
  钟楼经济开发区是当时江苏成立最晚、面积最小的省级开发区,但其单位产值、税收、利润一直名列前茅。短短8年间,园区已聚集了400多家企业,每亩单位产值400万元以上,利税35万元/亩以上,最高达300万元/亩,真正做到了寸土寸金的经济发展模式。
  园区围绕产业向高端发展、用地向集约发展、环保向低碳发展的要求,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腾笼换鸟,产业链补链等措施,构建了以兆隆、钟恒、中复丽宝第为核心的包括研发、制造、应用等内容的新型复合材料生态产业链,年产值超过了100亿元;以国光信息、明景电子、裕华电子等企业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生态产业链,年产值30亿元;以格力博、岩松、洛克电气、三维等企业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生态产业链,年产值70亿元。并且,在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的基础上,形成了医疗器械、汽车配件、新能源等三大企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是钟楼开发区的支柱产业,园区在该产业着力打造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及高附加值等低碳生产特征的复合材料生产基地,探索以新型复合材料低碳产业为特色的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创新模式,现已形成纳米复合材料、软塑包装复合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电工绝缘复合材料及新型建筑复合材料五大企业集群,2008年7月成为江苏省首家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园。
  按照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标准,园区坚持优先引进科技型、环保型的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项目进入。近期,投资上亿元的柴油发电机组和太阳能背材两大绿色环保项目进驻钟楼开发区,不但可为园区创造GDP,更为社会创造绿色GDP。
  科技提升,促进发展转型
  科技创新已成为钟楼开发区推进资源集约利用、促进产业发展转型、构筑低碳高地的主要手段,园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36个国家、省、市工程技术中心和外资企业研发中心,51个以海归博士为主题的海归创业团体。围绕打造常州“中关村”的发展目标,钟楼开发区与南京联创共同投资25亿元打造钟楼科技创业园项目,未来将成为拥有1000个研发机构和10000名研发人员,达到100亿销售规模和10亿税收的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将进一步促进钟楼开发区产业转型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指导的低碳经济模式。
  同时,园区在企业中更是引入高新技术,倡导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由点及面,逐步推进生态工业园资源综合利用。汽车安全气囊专业制造商常州昌瑞汽车部品有限公司,用可回收塑料箱代替纸箱,一年减少使用14万只纸箱,价值72万元,折合每年减少用纸7吨。正本净化节水有限公司2007年开始进园建设时,就增加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每天节水约20吨用于绿化浇灌等,一年节水7200吨。常松金属复合材料公司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2005年进园生产后,就从未发生过一次废水废气排放不达标。园区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8.2%,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8%,人均工业增加值达到62.6万元,已经初步具备低碳生产的特征。
  今年11月16日,钟楼开发区作为实地考察点,迎来了省环保厅专家组对其进行常州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的省级评估。在考察园区内企业在环保方面采取的多种措施后,专家们称赞:“一个绿色的生态工业园区,就应该像钟楼开发区一样,发展低碳、循环经济”。(钟楼区科协)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电话:0519-8661962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9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