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姓 名
|
课题名称
|
单 位
|
|
1
|
王莉明
|
“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科学游戏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
|
常州市机关幼儿园
|
|
2
|
田 泽
|
常州民营科技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
河海大学
|
|
3
|
戎一翎
|
城乡融合视角下以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
|
4
|
刘 敏
|
数实融合驱动常州新能源企业双元创新与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
江苏理工学院
|
|
5
|
杨江金
向顺琳
|
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培育中的政策赋能与检验检测支撑体系构建
|
联检(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6
|
杨明美
|
基于QFD创新型品管圈在优化儿童专科医院门诊患儿就医体验中的应用研究
|
常州市儿童医院
|
|
7
|
张 宁
|
耐心资本支持常州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制度创新研究
|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8
|
张国成
|
常州高端纺织产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及可行路径研究
|
常州市纺织工程学会
|
|
9
|
周 卉
|
公共安全视角下常州市道路绿化全寿命周期建管机制研究
|
常州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
10
|
周 樱
彭利平
|
产业教授职能体系建设及应用的对策建议研究
|
常州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
11
|
骆 英
|
中等长度导管集束化护理策略的研究及应用
|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
12
|
钱 丽
|
基于专家咨询法和层级分析法构建公立医院组织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
|
13
|
徐 幸
|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
|
常州工学院
|
|
14
|
徐 姗
|
DRGs支付背景下常州市阑尾切除术临床用药路径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
15
|
徐 颖
|
江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医疗焦虑”的结构性因素调查及破解对策研究
|
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
|
16
|
徐 溪
|
基于互联网+OKR法老年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研究
|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
|
17
|
郭梦梦
|
人工智能赋能常州新能源产业升级融合路径与政策研究
|
常州大学
|
|
18
|
曹卜成
|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常州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
常州市钟楼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
|
19
|
董庚娟
|
常州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护理高端人才长远留存的创新生态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常州市德安医院
|
|
20
|
韩小云
|
三级综合医院专科护士临床领导力提升方案构建与应用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21
|
王 偲
|
超声引导下远端桡动脉入路的精准化研究:基于围术期超重患者的临床决策支持与技术实践优化
|
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
|
22
|
王株敏
|
资源利用视角下儿童专科医院个性化成本管控策略研究
|
常州市儿童医院
|
|
23
|
尤瑞玲
|
加快常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
常州工学院
|
|
24
|
乔 焱
|
智改数转背景下常州市柔性引才的联动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
|
常州大学
|
|
25
|
华天齐
|
医防融合驱动下的疾控监督员制度创新与应用模式研究
|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26
|
刘 健
|
深化资源要素集聚推动常州校院企地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
27
|
刘舒文
|
常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评估与优化路径研究
|
江苏理工学院
|
|
28
|
汤 杰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背景下常州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模式实践路径研究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
29
|
孙星星
|
大数据在疾病长期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宫颈癌防治为例)
|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
|
30
|
严 超
|
关于全市存量建设用地焕新的路径研究——以武进区为例
|
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研究室
|
|
31
|
杜俊枢
|
常州高端装备产业链多级供应商韧性评估与优化研究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32
|
李 芳
|
数实融合驱动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
|
常州大学
|
|
33
|
李天赋
|
依靠MDT模式,组织生育力保存联盟,共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
|
34
|
吴昕仪
|
基于社会治理视角的 DRG 支付下费用及行为管理探究——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与医院运营水平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35
|
何红霞
|
中医引领家庭主动健康模式构建与推广研究
|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
|
|
36
|
沈达满
|
创新型人才培养视域下产业学院赋能常州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
常州大学
|
|
37
|
张运阁
|
司法鉴定数智化趋势的价值、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
|
常州市德安医院
|
|
38
|
张容祎
|
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下优化制剂装备的路径研究
|
创志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
39
|
陈 萍
|
DRG支付改革背景下护理服务成本核算与价值评价体系重构研究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常州医疗区
|
|
40
|
金 伟
|
县域医疗机构高值耗材精细化监管模式研究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常州医疗区
|
|
41
|
周 杨
|
常州市病理人工智能诊断应用现状及本地模型构建流程优化研究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
42
|
周 彤
|
新《科普法》实施背景下常州新质科普力提升的策略与路径研究
|
常州工学院
|
|
43
|
孟云霞
|
社区为基础的多学科团队协作干预对老年衰弱患者综合健康状况的改善研究
|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
|
44
|
孟祥富
|
基于常州“1028”产业体系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产教双链协同创新机制与多维路径优化研究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45
|
赵申宇
|
基于ACSI模型的中医药健康素养适应性护患沟通质量评价工具开发及其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
46
|
胡 冰
|
大运河常州段文化遗产活化的社群驱动路径研究
|
江苏理工学院
|
|
47
|
俞洁洁
|
互联网环境下的DeepSeek安宁疗护肿瘤患者智慧管理
|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
|
48
|
施国荣
|
常州市学龄前儿童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
49
|
徐 良
|
基于动态孪生建模的地下管线全生命周期决策和管理研究
|
常州市新北自然资源和规划技术保障中心
|
|
50
|
章 莹
|
新能源之都建设背景下常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常州大学
|
|
51
|
彭 珏
|
“五横五纵”新模式在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全流程管理的实践效果研究
|
溧阳市人民医院
|
|
52
|
彭建波
|
低空经济时代"低空交警"角色重构与协同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53
|
葛 亮
|
体育强省背景下数智赋能常州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54
|
蒋凌云
|
DeepSeek人工智能在门诊病历质控中的应用
|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
|
55
|
鲁玉凤
|
江苏省农业科技小院孵化推广功能的机制、路径与政策优化研究——基于技术转化、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实证分析
|
常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
|
56
|
谢 飞
|
探索提高急救公共安全能力密度,提升社会自救互救能力
|
常州市儿童医院
|
|
57
|
谢 璐
|
穴位刺激在降低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应用研究
|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
|
58
|
雷正翠
|
常州低空飞行安全气象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
|
常州市气象局
|
|
59
|
潘英姿
|
基于县域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模式的探索研究
|
常州市武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60
|
瞿 研
|
“融入新能源产业,巩固产业集群优势”—关于常州石墨烯和新能源集群融合创新发展研究
|
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