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研究 |
发布日期:2013-09-22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胡钢 刘晓农 江冰 王烨华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化浪潮”,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以“物物智能互联”为核心的时代将快速到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将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美国将物联网技术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和支持,其经济刺激方案将投资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及相关项目;欧盟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在内的物联网领域十四点行动计划,其目标都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和标准与国际基本同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企业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进行了科研和产业化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一定话语权。同时,我国于近年也将物联网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经制定了“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并把“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 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江苏省于2011年10月发布了江苏省(2009-2012年)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实施期限为2009年至2012年,展望期至2015年。物联网产业正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我市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物联网产业研究现状 江苏省是国内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在技术标准、市场应用、人才资源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先行优势。一是在技术和标准方面,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单位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推广等工作,在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传感器、集成电路、智能计算、无线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基础较好,初步形成了以无锡为核心,苏州、南京为支撑的物联网产业聚集区,2008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为300亿元。三是在物联网软硬件、系统集成等环节拥有中电科技十四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美新半导体、南瑞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能力较强。四是在物联网应用领域,省内部分地区先后启动了工业、农业、环保、电力等领域的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开始提供电力、交通、农业、环保等领域的物联网运营与服务,市场应用正在逐步培育。此外,我省的科教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经验优势也为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我市物联网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生产能力,在环境监测、智能电网产业、智能家居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远宇集团研发生产了新传感网的核心器件MEMS,中科院常州机电所已研发无线传感器网并获得国家97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河海大学长期从事无线传感网的研发,OKI冲电气公司也研发了新传感器网的系统和软件,梅特勒-托利多测量技术有限公司的RFID产品已应用于成都机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的无线监控设施在井下运行等,一批海归领军人才带来了在国外研发的物联网技术和产品。但是,面对激烈竞争,我市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组织力量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资源集聚,大力推广示范应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才能确保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中具有自己应有的地位。 2、高度重视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 江苏省于今年9月提出,从2011年起,若干年内每年省级财政专项引导资金扶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联合攻关,解决一批关键技术问题,推出一批产业标准,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集成系统。 省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必须是智能医护、智能农业、智能交通物流、智能节能环保、智能家居安防、智能矿山六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完成后能形成标准、规范和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示范作用大、产业带动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在本行业或本区域具有重要示范引导意义,对全省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常州物联网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生产能力,在智能物流、智能农业环境监测、智能矿山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据刚公布的“江苏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进入第二轮答辩的名单中,总共200多个项目中有80个左右项目进入第二轮,常州共有6个项目入围,在全省地级市中入围个数排名第四。这充分说明,常州市在物联网产业方面在省内是有较强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扶持和推动。 从江苏省层面而言,首先开展并高度重视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因此,常州要想在物联网新兴产业中抢得先机,占有一席之地,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加快实施步伐,尽快理清家底,制定常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结合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共同成立物联网研究实体,由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确立应用行业,打造示范基地。更快更好地发展常州物联网产业。 (1)产品集成度有待提高 江苏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支持的六大重点领域是智能医护、智能农业、智能交通物流、智能节能环保、智能家居安防、智能矿山。在这些领域所涉及的各类单个产品,我市基本都有企业在生产,但在六大领域的任一个领域形成系统集成却没有一家企业有能力来做。从而在全市范围内找不出一个有代表性的、象无锡“智慧太湖”式的物联网示范工程向外界展示和推广。因此,如何在省大蛋糕里分得一部分并确立自己的地位,必须有组织地开展工作,在积极组织省级示范基地申报和建设的同时,也要建立具有常州特色的示范基地,打造常州物联网产业示范品牌。 单个产品的生产,虽然可以形成产业,但附加值较低,如果能形成各领域的系统集成,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打造物联网系统“常州品牌”,从而可以带动物联网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 (2)示范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要想在未来物联网应用系统产业及江苏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及早谋划,统筹布局,加快我市的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产学研对接、经科教联动、校企所共赢”的“常州模式”的效能,依托常州市新传感网(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平台,发挥常州物联网产业研究和生产的特点和优势,找准切入点,通过联盟的牵头与协调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围绕省重点关注的“六大领域”,重点扶持一个或几个领域,构建若干个应用示范基地,并打造成精品示范工程,从而取得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话语权。 政府需要加强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通过一批示范性、带动性强的应用项目建设,积累应用行业样板案例,开展物联网行业示范应用,形成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的良好氛围。 通过物联网产业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协作,加快整合产业资源,推动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物联网标准化协作机制,争取参与物联网产业国家标准制定;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早日形成完整的新传感网产业链。从而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物联网产业水平。 二、我市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及其对策 1、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近二年,全国各地纷纷打造物联公共服务平台,如:第九届中国(北京)RFID与物联网国际峰会物联网公共平台建设与服务业发展论坛,发布了“RFID标准验证与评测公共服务平台”;冰城打造国内最大第三方“云计算服务平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与无锡中科物联网基础软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物联网基础软件平台。因此,各地全力打造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当地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据悉,在关于国际物联网标准的“WG7华盛顿会议”上,我国科学家已在物联网系统架构、协同处理架构和智能电网应用架构三个标准化项目组中实现“全覆盖”,作为国际标准的发起国和4个主导国之一,我国已站在了物联网发展的制高点上,拥有难得的话语权,但优势地位稍不努力就会下滑,“只有国内相关机构、产业行业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高举标准化大旗,才有望使我国站稳物联网产业制高点,推动我国从信息技术大国向信息技术强国迈进。” 2、加快常州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我市物联网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还很弱小,对面向产业的公共服务有迫切的需求,急需建设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动物联网产业链的快速形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常州要找到物联网产业突破领域,从而带动产业发展;要解决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瓶颈,在关键技术节点和新的商业市场有所突破,必须重视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建立共性服务平台。 (1)发挥政府引领作用 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整合现有研发平台资源,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用户牵引、研究所与大学深度参与的物联网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参与有关标准制定,促进我市有优势、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2)充分发挥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 发挥行业协会和已经成立的常州市新传感网(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密切跟踪国际物联网发展最新技术,加强与国家级研发机构的技术交流,在共性及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领域有的放矢开展合作研发。依托科教城内研发机构和本市高校及相关企业,切实加强物联网研发平台建设。 (3)加快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云计算平台 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云计算已经被多个国家和地区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也高度重视云计算创新发展。2010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此举标志着云计算全国布局已经逐步铺开。 所谓云计算就是通过网络把多个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系统,并借助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减少用户终端的资源占用和处理负担,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服务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2)物联网技术评估和质量控制服务平台 传感网测试子平台:建设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网测试子系统,实现对电子标签性能测试、电子标签应用系统测试,以及感应器的性能测试工作能力;传输网测试子平台:形成物联网相关产品的一致性、互操作性、使用性能以及数据安全传输的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估工作能力;应用软件及系统测试子平台:形成应用软件、硬件与中间件测试,应用软件及系统的静态性能测试、动态性能测试及应用实验评估、验证工作能力。 3)物联网操作系统级中间件平台 针对广域分布的大型复杂物联网应用对远程或现场传感网实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和业务管理实际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中间件平台软件,重点解决现场传感器、RFID、条码等各类传感网设备和远程可控自动化设备的动态平滑接入,支持各类通讯模式,支持采用云计算技术,同时实现远程设备状况、通讯及处理性能的实时监控等关键技术问题。 4)基于物联网的运营服务平台 加快“无线城市”建设,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建设基于物联网的运营服务平台,推动运营商和市内重点行业的紧密合作。 5)物联网产业示范应用平台 在物联网技术众多应用中,结合常州急需和强势领域,开展多个物联网产业应用示范平台建设,如开发食品安全监控,实现生猪等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实施多卡合一工程,加快推动手机与多卡的有效融合,建设公共事业缴费平台;加快旅游网上超市建设,促进景区智能导览系统、二维码电子门票、旅游智能互动系统等应用,打造智能旅游示范景区等。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处于加速发展的初期,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优化环境、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选择好突破口,优先建设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整个产业集中力量突破瓶颈因素的限制、实现快速突破。 地方政府要全方位引导产业发展,出台法律法规,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研究、制定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人才、资金方面的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协同创新,才能使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步入高速轨道。 |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电话:0519-8661962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