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治理太湖污染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08-28

太湖治污,非一日之功。在太湖治污过程中,如何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抓关键,抓根本,是当前值得探讨的课题。针对太湖污染重点之一的工业污染,我们觉得防控固然重要,但寻根溯源,走低碳之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一、太湖治污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太湖的治污现状。自2007年太湖暴发蓝藻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环太湖各省市通力协作,科学治太,铁腕治污,关停环湖污染企业、引江入湖改善水质,严防重控污染排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高锰酸盐、总氮、总磷等指标明显下降,河道水质大有改观,污染程度有所降低。但目前太湖流域水污染现状仍比较严峻,虽然太湖污染出湖量明显改善,但主要污染物入湖总量仍持续攀升,如COD入湖总量为21.5万t/a,是其容量的1.6倍,TN入湖总量为44000 t/a,为其容量的5.7倍,TP入湖总量为2100 t/a,为其容量的3.9倍。太湖主要污染物入湖总量均远超过其水环境承载能力,形势堪忧。

(二)太湖治污的主要问题。“太湖”由数千条“河”汇聚而成,治“湖”根本在于治“河”。由于太湖涉及五省十市,部门交错,监管复杂,缺乏统一的长效投入机制、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环境监管机制仍不健全,对广大中小企业排污行为还缺乏有效的监管,部分工业园区外的中小企业尚未纳入环保部门的日常监管范围,仅以行政集中检查为手段的单一监管方式难以满足治理的需要。目前工业和城市点源污染控制后的控源截污问题尤为突出,加上城市建设中雨污不分的排水系统,使得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河道中,治污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系统控制。

(三)太湖污染中的产业污染。太湖流域主要污染源分类为工业源、城镇生活源、农村生活源、农田径流源、畜禽养殖源及其他源六大类。其中,工业污染是太湖污染中的重中之重。太湖流域是长三角的重要经济圈,经济总量占全国GDP的10%以上。太湖流域企业众多,以传统工业为主,工业比重高达60%,污染排放大,工业废水排放量占综合治理区废水排放总量的65%以上,工业废水COD、氨氮、总氮排放量分别占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排放量的30%、34%和29%,既是太湖污染中的重要污染源,也是处于矛盾中心、比较难以控制的污染源之一。

二、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比

(一)从产业结构来看。传统产业主要包括轻工、建材、纺织、机械、化工、冶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使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广,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国务院最新定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以及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资源利用三个产业领域。 传统产业劳动力密集,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产品价值低;新兴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价值高,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传统产业是自动化的,而新兴产业则以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为支撑,人、物、机相结合,生产智能化。传统产业是过度消费性产业,提倡奢侈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追求产值最大化;而新兴产业则把生产规模维持在合理的水平,追求福利最大化。                  

(二)从污染排放来看。据调查资料表明:传统产业结构性污染矛盾十分突出,太湖流域工业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量中,化工行业最多,占重点源的37.27%,造纸行业位居第二,占重点源的10.12%,纺织行业占重点源的9.38%;医药行业占重点源的6.81%;食品饮料占重点源的5.02%;制革行业占0.93%。新兴产业材料绿色化,能源再生化,生产智能化,排放环保化是工业治污的理想选择。

(三)从生态性来看。传统产业是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动力,农业是机械化和化学化的,高排放、高污染;新兴产业是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水能等新能源为动力,农业也是生态农业,可循环,可再生。  传统产业大量消耗土地、森林、水、矿产、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资源,存在系统性、机制性浪费;新兴产业则是循环经济,简量化、可回收、再利用,符合当前环境友好、环保节能的大趋势、大潮流。

新兴产业的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是资源节约型产业,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平衡的统一。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我们可以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

通过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保持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转型升级是太湖治污的根本举措

构筑太湖治污防控管一体化工程的关键,要抓源头、抓规划、抓机制。走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之路是太湖治污的立足点和关键点。

(一)加强对“两高一低”传统产业的提能升级改造。

1、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机遇,消除结构性污染矛盾,继续清理、整顿“十五小”企业,。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的成本往往要比“末端处理”的成本低,把投资重点转移到规模效益好、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清洁行业,并通过市场竞争,加速小、零、散等污染企业逐步萎缩,引导产业结构走向良性循环。

2、继续完善现行工业的排污收费制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太湖流域通过十多年来排污收费制度的实施,对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排污收费标准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许多企业宁可交排污费,不去搞治理,这种较低的收费不能充分刺激排放者改变其行为。为此建议:征收的超标排污费必须始终略高于污染治理成本;对超标排放同种等量污染物,应征收等价排污费,以体现总量控制政策,避免人为冲稀污染物;对同一排污口超标排放多种污染因子,应实行多因子叠加收费;对污染严重的因子,应提高收费标准。

3、提高产业进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要进一步提高太湖流域产业进入的门槛,在新建的项目中,坚决拒绝两高一低的企业。要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对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小企业、小作坊要坚决关停并转,并出台相应政策,促使他们与大企业大集团资产重组,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向工业小区和开发区集中。要进一步腾笼换鸟,把两高一低企业的空间置换出来,还太湖绿水青山。要进一步加强对“两高一低”的传统产业提能升级改造。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嫁接、技术创新来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为主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转变,从传统集聚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和总部经济为主转变,从高耗能、高污染到减污染、低排放转变,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环保型、集约型、低碳型的发展模式。

(二)发展“两低一高”新兴产业逐步替代传统产业。

真正要减少污染和排放,走环保、低碳、生态的产业发展之路,根本的出路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太湖流域要按照国务院长三角发展规划,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软件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要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参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低碳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培育力度,扶持壮大一批新兴产业、高新企业,使新兴产业逐步替代传统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从产业布局上彻底淘汰“两高一低“产业,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排放问题。

(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走产业治污发展之路。

在当前的条件和形势下,要迅速淘汰传统产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一方面传统产业目前仍然是支柱产业,担当主力军的角色,是城市发展命脉。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比较弱小,目前尚无法替代传统产业。因此,只有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走产业治污发展之路。

1、采用高新技术,积极实施绿色生态治理。要进一步利用各类高新技术,积极实施生态绿色治理。首先要针对各地水质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浮床陆生植物治理太湖典型富营养化水域,实行生态修复。其次要建立环湖湿地保护带,恢复和重建滨岸渔带水生植被,实现长效 生态管理和调控。第三要经常进行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还原太湖自然生态环境。第四要实行藻类收集和资源化再利用。藻类在农业、渔业、医疗和工业上都有利用前景,应抓紧研究开发。

2、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太湖流域各地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碳交易平台,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要解决好中小企业参与低碳经济发展项目的成本问题,提供企业融资机会,尽快形成一套基于市场手段符合经济规律的碳交易机制。要加快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以促进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要遵循市场规律,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信号体系,通过市场形成真正流动的碳价格,一方面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节能环保产业,另一方面引导相关企业进行节能减排。

3、强化流域管理和依法治湖。太湖流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生态治理工程的核心组成。应强化湖泊的流域管理,尽早改变目前湖体开发利用政出多门的无序管理状况。应尽快由有关部门一起拟定太湖管理条例,做到开发有序,依法管理。流域机构和二省一市要共同努力,做到防洪安全得到保障;水污染防治达到较高水平;水资源利用和水体开发科学、合理;资源配置和容量控制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管理、监督和调度实时化、自动化、数值化。

太湖治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成败于细枝末节,只有防控并举,监管协作,抓源头、抓关键、抓机制,系统推进,才能取得突破。太湖治污又是一项民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到后代子孙的福祉,可谓重任在肩,只有团结一心,摈弃私利,才能换来昔日太湖的绿水青山。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电话:0519-8661962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9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