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实施“科普强基行动” 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
发布日期:2018-08-01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对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生态,全力打造常州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意义重大。

一、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精准发力、聚焦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统筹推进力度持续加大。强化政府引导。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常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审奖励办法》等文件,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健全组织体系。成立由主管市领导任组长、39个市属相关部门组成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科协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的领导小组会议已成为共商科学素质建设的议事机构。建立责任机制。分解全民科学素质行动重点任务,明确牵头部门和协作单位职责,省与市、市与辖市区签订《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将科学素质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党政目标管理考核,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2017年,市本级科普经费按照主城区(新北、天宁、钟楼区)户籍人口人均达4.3元,溧阳市和金坛、武进区人均科普经费都在2元以上。同时,各地积极探索科普社会化投入PPP模式,为科普事业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加强监测评估。组织开展督查和抽样调查,及时掌握科学素质水平发展状况。2017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

2、科普活动效果日益凸显。做大做强品牌科普活动。精心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两大重点活动,突出民生科技,强调科技与科普的无缝对接,向公众展示国家及我市的最新科技成果,让百姓切身感受科技惠民。深入推进“科普一日游”活动。市科协每月向社会推介一条科普游线路,囊括科技、人文、民俗、历史等多个主题,与旅游企业合作,每周一次,每次100人,组织市民畅游科普基地、科普特色场馆,旨在通过常态化、精品化的科普游活动,推动形成各类科普展教场所服务基层、服务市民的良好社会氛围。持续打造“一月一主题”活动。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防震减灾日、世界地球日等为契机,市科协联合科学素质工作成员单位开展“一月一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及时、准确、便捷为公民解疑释惑,市民参与科普活动的意愿和效果明显提高。行业特色科普活动遍地开花。有关部门推出的“龙城讲坛”、“龙城科普大讲堂”、“幸福常州”、“环保科技文化节”,一些社会组织开展的科学嘉年华、青年创新创业路演、普及急救知识等丰富多彩、开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3、科普服务能务不断增强。推动科普资源开发开放。加大对科普产业扶持和引导力度,将科普产品(作品)纳入市科技进步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范围。连续十年举办“良春杯”科普创作大赛,产生一大批原创性科普作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创作,组编《龙城科普系列丛书》78本10万多册。推荐科普作品参加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有49件作品获奖,连续5年名列设区市第一。印发科普护照6500本,全市148个免费对外开放的科普场馆年接待公众达160多万人次。全市现有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11家、省级46家、市级165家。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制定《常州市科协“百城千校万村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示范引领,加大经费投入。全市383个城镇社区,自置科普大屏38台,购置网络版壁挂科普云信息发布机345台;建有社区、校园和农村科普e站70个,分享基站52个,选聘科普员640名。市和辖市、区科协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有影响力的网站等合作,开设科普频道、专题或专栏,传播“科普中国”内容。开展科普志愿服务。组建有260名专家组成的常州市科普讲师团,每年开展百场科普报告进基层和优质科普课评选推介活动。全市注册科普志愿者3.2万人,每年开展科普志愿服务行动近20万人次。加强基层科普员培训工作,累计培训农村科普员2500人次、社区科普员560人次、科普展教场所讲解员130人次,科普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升。

4、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加快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深化“我们爱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校全部开设科学类课程,科学实践体验、科技节等活动蓬勃开展。完善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组织设置和运作模式,科技竞赛、交流、展示、观摩等活动成果丰硕。市一中被评为“全国十佳科技创新学校”,有两个项目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青少年科技创新培源奖”。设立“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和青少年科技竞赛奖励基金,激发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加快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扎实推进强农富民工程,提供“全天候、顾问式”科技信息服务,全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劳动转移、经纪人等培训42万人次,推介新技术214个、新品种32个,培育科普惠农服务站89家,高效农业科普示范点30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家。有16个集体和14名个人获得国家、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表彰奖励。市农技协推动16家农业企业免费入驻京东商城“农产品休闲观光O2O供应商平台”,举办有163名农业企业负责人、农业科技人员参加的种植、养殖技术高级研修班。加快提升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育培训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3万人次。加强职工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培训技能劳动者近10万名、高技能人才2万人次。推动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表彰“技能状元”、“龙城工匠”,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快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计划,组织参加科技讲座、科普宣传等活动,建立网上在线学习积分考核制度,增加科学素质的考察内容,不断提升科学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

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存在的不足

根据我市全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财政经费使用绩效评估和深入调研发现,当前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1、体制机制不完善。个别地方和部门对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主导、牵头和协同作用发挥不明显。少数辖市、区科普经费仍然不足,市场活力没有被充分调动,人员配制也偏少。科普组织效能不符合时代需求,开发科技工作者“富矿”资源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社会各方面参与科普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欠缺。

2、组织方式不适应。科协系统在主流媒体开设的专栏专版费用投入不少,但时效性、覆盖面以及绩效评估一般,社会大众对科普工作和科普品牌活动知晓率和认可度不高。科普宣传“一线平推”,对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资源送达目标人群缺乏研究和有效措施。重视提升科普信息化终端覆盖面,但推动“科普中国”等优质科普资源落地应用不够,影响力和传播面不大。

3、资源供给不充分。科普资源的开发和供给不足,科普内容缺乏吸引力,传播方式互动性不强。科普产业发展滞后,科普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尚未有效结合。科普创作缺乏想象力,科幻创作、科普游戏匮乏。组编的科普丛书、制作的科普挂图、征订的科普报刊发放范围有限,没有得到有效应用。科普资源共享没有做到位,科普游还需做深做实。全市缺乏综合性科技馆。

4、队伍建设不理想。科技人员相对集中的学会、协会、研究会,在科普宣传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科技工作者的科普参与度不高。缺乏科普志愿服务平台,科普服务与基层需求没有实现有效对接。科普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结构尚需优化,高科技人才兼职做科普、带头做科普的组织形式和有效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对策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针对工作短板,对标高标准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新时代战略部署中找位置、做文章,切实担负起“创新发展科普之翼”的使命与责任。当前,要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助推“科普强基行动”。

1、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提升科技辅导员队伍素质。利用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师资力量,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带动幼儿园、农村和科学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中小学骨干科技辅导员素质的提升。继续将科技辅导员培训纳入教学课时,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全市每年培训50名校内外骨干科技辅导员。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能力建设。利用好科学课程教材,提高校本科学教材编写质量,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吸引力。根据重点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改进科学教育与培训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重视新媒体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善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设施。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建设,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网络建设。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科学教育培训基地。全市各地中小学及职业学校普遍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创建25个省级“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培育10个“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

2、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构建社会化社区科普工作格局。有效整合社区及周边科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社团等社会要素的科普资源向社区开放。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大学(居民学校)、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等阵地的科普宣传作用,不断拓展互联网、移动通信、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科普宣传功能。进一步加强街道科协、科普协会和社区科普小组等基层组织建设,建立覆盖各年龄层次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社区科普服务体系。提升社区科普宣传活动水平。围绕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利用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全民阅读日、防震减灾日等主题科普活动平台,突出民生科普、热点科普、前沿科普内容,开展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能力。

3、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推动科普信息化。建好用好“龙城科普”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落实省科普信息化“云中心及终端”项目,推进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营造互联网+科普创新环境。加强与文化传媒企业、科普类网站合作,开发和推送群众关注度高、认同感强的优质信息化科普资源。整合科技传播资源。集成各类科普资源,构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移动客户端APP、科普大屏、网站“四位一体”的科学传播渠道,将科普内容送到社区、学校、医院、电影院、购物中心等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广大农村地区。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使用科普资源超市,实现科普资源在网上供需对接,融合打造全面系统、热点发布、精准推送、供需对接和反馈评价的科学传播渠道。共建共享科普资源。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和网络优势,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和传播,促进39个科学素质成员单位科普资源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设立信息化科普专项引导资金,扶持从事信息化科普运作的企业。

4、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加强科普基础设施规划。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研究制定全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把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推进现代科技场馆建设。着力打造集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科技发展历史呈现、青少年科技创新启蒙教育等内容的互动性科普体验、科普展品研发配送于一体的多功能科普场馆。持续推进市和辖市、区综合科技馆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各类专业科普场馆。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进公共场所、教育科研、生产设施、信息传媒等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完善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文化宫、主题公园、自然资源等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镇(街道)、村(社区)科普教育、培训和展示等功能的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引导并支持有条件的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机构、中小学和青少年宫利用现有场所建设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继续推动公益性科普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提高科普场馆利用效率和运作效益。构建多元化投入科普设施建设机制。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投入,制定有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设施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完善以政府为投入主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投入科普事业的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实现公益性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的有机结合。

5、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培育发展科普产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产业模式,推动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发展。加大政府购买科普产品(服务)的力度,积极培育成长性好、示范性强、辐射面广的科普产品研发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培育科普产品市场。加强科普产业的科普需求调研,及时发布科普产品需求信息。积极培育公众科普消费习惯,引导与科普结合的教育、健身、旅游、休闲等公众服务性消费,带动科普产业和消费市场的成长与发展。大力开展科普创作研发。举办科普创作大赛,推介优秀科普作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作品创作。支持引导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科普场馆、科普企业从事科普产品研发与设计,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科普资源。强化科普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完善科普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探索科普资源共享协调机制。加大对全市科普资源整合、集成和配送的力度,把更多更好的科普资源覆盖到基层。培养和造就科普产业领军人才。发挥各类科普场馆、主流媒体、科技社团等优势,培育和建设高水平的科普产业经营管理团队和科普产业领军人才。积极引进从事科普文化创意、研发的高端人才,为科普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6、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大力培养基层科普人才。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技协等,以项目示范带动,每年培训农村科普员300名、农村实用科普人才500名。依托学会、科研院所、科普教育基地等培养根植基层的社区科普人才,每年培训社区科普人才400名。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工科普教育等活动,培养和造就企业各类科普人才3000人以上。加快培养科普专门人才。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普场馆专门人才和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端科普人才。依托市科普创作协会,集聚培养一批科普创作人才。发挥科普志愿者队伍作用。充分发挥学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的科普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健全高级科技人才兼职做科普、带头做科普的组织形式和有效机制。加强科普志愿者培训,为各类科普志愿者成长和服务创造条件。加快培养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建立健全在校大学生参加科普工作的组织机制。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电话:0519-8661962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9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