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赵可恒)
一、现状及问题
1、现状
常州是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为常州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设计创意氛围日渐形成。自上世纪就是年代以来,在常高校相继设立工业设计专业,通过十多年的积累,已经为常州培养或储备了一批工业设计人才。各工业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的需求,逐步把竞争的重点从“制造”转向“创造”。每年一度的国际动漫周已成为设计创意氛围的形成的重要载体。
二是产业发展平台逐步构建。常州科教城、常州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和规划逐步完成,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相继落户,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三是产业初步起步。在一些规模企业逐步设立了独立的工业设计部门;在一些中小企业一般会设置专门从事工业设计的岗位;一些小规模的工业设计咨询机构(或设计工作室)也逐步建立。从业人员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四是产业主要发展模式。目前,我市有四种发展模式:分别是企业设计部门模式、职业设计咨询公司模式、院校工作室模式、工业设计产业园模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2、主要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常州市工业设计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必须看到,工业设计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与深圳、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差距相当明显,即使和同类型、同档次的兄弟城市(如无锡、宁波)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一是工业设计的整体认知度还不够。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需要工业设计的介入,但企业主不了解工业设计行业、不知道招聘什么专业的人才;另一方面,每年大量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只能转行。设计咨询机构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与企业沟通困难,业务量不足,认可度不高。
二是设计业态发展不均衡。动画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广告设计等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而工业产品设计却发展缓慢。全市不少工业企业仍处于较低层的经营状态,强调品牌形象和广告推广,而不注重产品设计研发,习惯于以营销手段来弥补创新能力不足。
三是企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小、数量少、服务能力弱的问题依然存在,不少企业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以及生存压力,纷纷扎堆于低端市场的竞争,持续发展、高端发展、科学发展意识不强,组织化程度较低,进而影响了推动设计产业发展的良性环境。
四是专业设计人才严重缺乏。工业设计高级人才严重不足,大多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本、专科学历的设计师,致使在设计中缺少项目执行经验,设计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另外,受企业规模限制,对资深设计师的招聘难度较大,“招不到也养不起”成为各工业设计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十二五”期间,常州要实现从“常州制造”到“常州创造”的产业升级,工业设计将会产生重要作用。常州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应借鉴国内外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经验模式,结合常州实际资源现实,紧贴常州产业结构的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
1、搭建平台
一是政策平台。以政府为主导,出台鼓励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出台工业设计产品发展纲要。组建工业设计顾问团和工业设计专家库,为政府部门制定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方针、规划和政策献计献策。加快建立相对完善的工业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准确反映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动态。注重引导创新要素向工业设计机构集中,鼓励企业加大设计研发投入和专业人才储备。进一步引导工业设计部门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设计机构,提升企业的工业设计能力和水平。将工业设计投入作为企业技术中心评定的重要指标和技术创新项目申报标准之一。在新产品申报过程中,将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内部结构设计水平作为新产品评审的条件之一,充分突出设计创新水平在新产品开发中的价值和重要性。设立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减免税收、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工业设计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支持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以及工业设计公司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工业设计项目合作。建立特色设计园区,集聚各设计领域的企业。设立工业设计奖项,每年选择设计主题,择优评定一批年度最佳设计产品(设计师)、年度最佳设计企业、年度最佳工业设计成果应用示范企业等,并予以表彰奖励。
二是产业对接和交易的平台。建立“常州工业设计产业信息网”,整合网络资源,发布工业设计产业信息,进行设计交易,集聚设计创意人才,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以网络信息平台、创意产业园、展览会等为主要载体,以设计研究、创新工业产品设计及设计竞赛作品等为重点内容,大力开展设计成果的发布与交易活动,形成设计专利,并鼓励这些设计成果的拥有者,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作为股份参与交易企业的利润分配。鼓励引入有产业化前景的设计成果,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牵线,与广大相关企业合作,依靠集体力量,对设计成果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加速设计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三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加大对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严厉打击各种侵犯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的行为。鼓励和支持工业设计产品申请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版权登记,促进工业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开发和注册。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贯穿于工业产品设计创作、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依托常州创意产业园,建设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站,形成工业设计企业与相关知识产权业务部门之间的绿色通道,为全市工业设计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申请、培训、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四是完善工业设计投融资平台。探索建设投融资服务体系,以工业设计产业为重点投资方向,建立专业的工业设计产业投融资体系,积极拓宽工业设计产业企业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利用政府资金引导、银行贷款支持、民间资本投资、风险基金投入等多种途径,搭建多元化投资平台。
2、建设队伍
一是建立以工业设计产业人才培训的人才培育平台,结合常州市各大高校以及国内外资源等联合办学,定向为企业培养专业性工业设计产业人才,形成人才梯队,发展领军人物。
二是健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强工业设计人才的教育培养,发挥常州高校工业设计学科优势,引导院校与工业企业、工业设计企业、园区共建人才培训基地,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工业设计培训机构,培养有实战能力的专业人才,建立学校培养、基地初训、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校教学和设计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是积极引进一批既具有工程设计基础又具有艺术设计能力的复合型高端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一批富有创意、敢于创新、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领军人才。充分利用常州城市的发展机会和独特的区域优势,大力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和激励保障机制。
3、打造“大设计”概念
任何一个行业或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整体环境。工业设计是设计产业的下位概念,隶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也必须置身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氛围。各个设计行业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设计门类彼此也有很多关联,但目前设计行业之间各自为政,交流甚少。应该提倡“大设计”概念,让设计行业进行跨界合作,以更好地交流设计理念,促进产业的发展。打造“大设计”概念就是进一步扩大工业设计的外延,拉伸设计的产业链,形成以“产品设计”为核心、关联行业联动,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工业设计产业从横向联系上看,与艺术品设计、平面设计、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会展设计、动漫设计、服装设计、舞台设计甚至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密切相关。工业设计产业从纵向产业链上讲,往上游延伸可扩展至产品规划、产品调研,往下游延伸可拓展至印刷、包装、模型手板、模具等方面。通过打造“大设计”的概念,培养和培育工业设计健康发展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