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这个城市在第一缕阳光中慢慢苏醒,在川流的人群和各种嘈杂的声音中,开启现代人普通而又忙碌的一天。
也许,突然有一天,你会慢下如飞的步伐,不再做风一样的女子和男子,在静谧的遥想中,除去心头的浮躁之气。
历史,就在那里。三河围绕的淹城几千年如一日地注视着我们,流淌的河水从古代清澈到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先,用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也留下多少不解之谜。
我们迷恋这座城,热爱这座城,同样,就会迷恋和热爱她的前世和今生。
带着这样的情愫探访坐落于国家4A级春秋淹城旅游区内的武进博物馆,前一脚还在现代,后一脚已跨越千年。
博物馆是一座二层楼的仿汉代建筑,免费对外开放。馆内有各类文物藏品三千余件。良渚文化玉器、明代纺织品、近现代书画大家的作品、春秋时期的原始青瓷器等是该馆特色馆藏文物。现有“史河流韵”、“馆藏书画”、“春秋淹城”三个基本陈列和一个临时展厅。
博物馆共展出文物558件,包括几十万年前的古菱齿象牙化石,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和石器,商周至明清的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铁器和金银饰品等。其中,良渚文化11节人面纹玉琮、玉带钩、独木舟、原始青瓷鼎以及当代书画大师刘海粟、黄胄、陈大羽、夏伊乔合作的《双鹰图》是“镇馆之宝”。
这里,封存了几千年的记忆,每一个细小的物品,都会把你的思绪拉回到过去。
在寨桥滆湖滩围湖造田时发现的距今约50万年的更新世晚期的古菱齿类象门牙以及两枚臼齿化石,表明早在50万年前,武进地区已是森林密布、雨水丰沛、四季如春的风水宝地;直径为32厘米的大玉璧,是良渚文化时期考古发掘出土玉璧中最大的一块,它的出现填补了江苏良渚文化遗址中未出现玉带钩的空白;出土于郑陆寺墩遗址5号墓的镇馆之宝——玉琮,通高32.4cm,分为11节,上面微雕的圆眼阔嘴人面纹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在当时没有任何金属工具的情况下,竟然能够采用微雕工艺,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不解之谜;出土于芙蓉双石村宋家圩池塘的楚国青铜剑,虽说已在污泥中经过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幻,但剑体依然光泽如新,剑刃锋利无比……
如果说散碎的文物个体让人遐想,那么,距今约2700年左右的淹城历史,更让人迷醉,因为她就鲜活地存在于我们身边。一抬眼,就能望断一城秀水。
淹城遗址由三条护城河和三道城墙相套组成。子城、内城、外城、外城郭的周长分别为一里、三里、五里和七里,正好与《孟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记载相吻合。三城三河的建筑形制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淹城有“中国江南第一水城”的美称。
漫步于展馆,一件件实物为我拨开历史的迷雾,清晰地展示出古常州人的日常风俗生活,以及无数或凄美,或壮烈,或温暖的传说故事。
过去的历史,再怎么辉煌也已成为传说。新的传说,还要靠今天的常州人来书写。 姜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