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20周年、大雅读书会10周年的日子。春风沉醉的夜晚,部分雅友齐聚金坛市“金沙驿站”加盟站点艺名轩茶社,开展读书专题活动,幸福快乐相聚。
首先是作家刘一默新诗集《远方的芦苇》签名赠书仪式,然后诗人现场朗诵了自己的代表作,同时简述了个人的成长经历、创作体会、出书感悟,并回答了雅友们的相关问题。
其次是“认识我们的金坛——《金坛城河畔》阅读交流”活动。青年文史专家许卫从“乡愁”的主题入手,引申出童年记忆、童年经验的话题,然后就徐云子老先生的《金坛城河畔》进行了精彩讲解和导读。告诉我们,文学是体现个人性格和品质的精神作品,但凡有功利追求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出来的东西,即便掩饰,也是看的出来的。只有无所求的人,写出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好的东西,都是性情之作。所以说“以情动人”很核心,很重要。正所谓:至情至性、“我以我手写我心”。同时表明“乡愁”包含“家”和“国”,家乡教育、本土教材,便是最好的最实际的不空泛的爱国主义教育。
接下来雅友们逐一发言,或读书体会、或人生感悟,侃侃而谈、不拘一格。
一位雅友从自己的读书体会开始,讲到个人读书和聚会读书两个层面。讲到曾经网购的杨之水的三本书《读书十年》,这是一本日记样式的图书。感叹到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为什么年轻一辈的许卫、刘一默出书了,年纪很大的徐云子老先生也出书了。所以说,坚持+及时记录+长年,十年下来,收获便会不一样。所以哪怕平常点滴感悟香烟壳及时记下也是好的。有人读书装点门面、获取信息谈资。有人是兴趣爱好、但浮光掠影,没有明确目标。应当每个人都拟定月度计划,书也好、事也罢。还有的书是必须要记的,如《易经》等就必须课外花功夫去记。
另外读书会还强调要不断加强讨论,否则还是人是人、书是书、书没有真正融入生活。要善于有效学习、学习和掌握记忆规律、有效提升读书效果。另外无论是读书会一周三次的公开课、公共阅读。还是每位雅友自己的私人课、私人阅读。都需要交流,尤其后者。每人读什么,拿出来,定期交流下来,定会收益不少。
目前读书会有两种形式,即公共课和个人读。同时会有读书沙龙,一季度一季度的交流。还有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暑期游学等活动。还有针对小朋友的、建设书香家庭的等等,都是为了更好地自我提升。同时要多多参加社会活动、公益活动,将会更有意义。大家讨论很热烈、很真诚。
时间转瞬即逝。主持有条不紊,刘伟新书发布,许卫精彩导读,雅友各抒己见,陈局重要提示,冯局总结发言,活动圆满结束。(金坛市科协 丁永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