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科协组织建设,大力提升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根据《省科协关于实施科协组织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苏发〔2013〕200号)文件精神,结合常州实际,现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科协组织的发展路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有效提升基层科协组织的工作活力和服务能力,为全面履行“三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强化科协组织在创新型城市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工作目标
按照“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比较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总要求,部署和推进科协组织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完善市、县(区)、镇(街道)三级科协组织,积极探索村(社区)科协工作小组建设;重点发展一批新兴产业、行业以及民生类的学会组织,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学会组织的运行模式和发展路径;稳步推进企事业科协、园区科协、行业科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大力提升科协组织的覆盖面和运行水平。
三、主要任务
1、切实提高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科协组织建设水平
各辖市(区)科协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壮大县(区)科协力量。要及时协调乡镇(街道)科协班子换届以及人员调整等情况,推动当地党委、政府及时配好配强科协专兼职干部,特别是选配好基层科协组织秘书长。重点探索行政村(社区)科协工作小组、科协工作联络员的组建工作,进一步提高三级科协组织网络建设水平。
2、大力提高企事业科协、园区科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行业科协等基层科协组织覆盖面
坚持市、区联动、属地管理原则,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提高企事业科协、园区科协、行业科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基层科协组织覆盖面。积极探索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行业、企业建立科协组织的新途径,重点发展一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大型企业、高新企业科协,特别是要在医院、研究所、大型企业科协组建中有大的突破;全面覆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孵化器的科协组织;探索在新兴产业、新兴行业、商会、协会中建立行业科协,重点推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建工作;尝试在食品、卫生、环保等公用事业单位中建立科协组织,主动适应社会建设大发展的大趋势。
3、重点探索学会组织发展和运行模式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加快政府职能转移、大力发展中介组织的要求和中国科协、省科协实施学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总体部署,重点部署推进学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学会服务能力和创新发展工程。强化示范引领,好中提优,创建10个综合示范性学会;通过资助学术活动、软课题、学会网站等140个项目,大力提升学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探索发展一批在新兴产业、新兴行业以及民生发展等方面的新生学、协会,吸纳一批符合市场要求、人员配备合理、行业影响较好的学会加入科协组织。认真按照市场规律和职能转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会组织体制、运行模式、工作机制的研究和探索,使学会组织更好地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4、全面提升科协组织干部队伍素质
加强全市科协系统干部队伍学习培训,全面提升科协干部队伍素质,充分利用省科协干部远程业务学习平台,加强科协系统干部网上业务培训。举办科协系统干部专题培训班,加强工作交流和全市科协整体联动,提升全市科协干部队伍的工作水平。
5、不断提升科协组织工作水平
建立全市“科协组织信息库”,夯实科协组织建设基础。全面汇总全市开发区(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等各类科协基层组织基本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全市科协组织建设状况,持续推动科协组织建设。加强科协组织规范化建设,交流推广乡镇(街道)科协、行政村(社区)科协、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园区)科协、高校(科研院所)科协、行业科协、企事业科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各类科协基层组织规范化试点经验,推动基层科协实现“六有”,即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有台账,履行《中国科协章程》赋予基层组织的各项任务,全面提升全市科协系统“三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是科协工作的基础,各级科协要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切实将科协组织建设列入年度计划,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考核管理。制定严谨、规范的工作程序,不断完善组织管理、检查监督、奖励激励制度,健全加强科协组织建设长效机制。
3、推进改革创新。要积极适应新时期科技事业发展的要求,大胆实践探索,创新开展工作,不断在科协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总结推广各地实际工作中探索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持续提升全市科协组织建设水平,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