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人才培养放在科技创新的首要位置。强调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在全社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会迫切需要主动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进一步强化职能、改进作风,进一步提升服务创新、服务社会与政府、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自身发展的能力,以服务新兴产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加速器,,聚焦全市战略需求,为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优化政府决策作出更大贡献。
一、常州市级科技社团基本状况
常州市科协目前主管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学会和民非,共57个,专业门类较全,大多数历史长久。长期以来,学会在努力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促进学科发展、技术推广、科学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的工作可归纳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术交流的主渠道。学术交流是学会的重要职能之一,市级学会主要通过组织学术报告会,征集学术论文,编印学术期刊等方式来推动我市技术进步,提高科技人员业务能力。二是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学会的许多工作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结合紧密,例如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建立专家库,推优荐才;组织科技培训,为科技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等。三是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学会属于非政府组织,是承接政府改革后转移职能的合适对象,目前,医学会等7个学会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三是组织科普活动。不少学会都能结合全国性科普宣传周、科普宣传日活动及地球日、气象日、水日、环境日等世界性主题日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
二、科技社团面临主要问题
随着近几年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一些学会原来的挂靠单位被撤销、归并、重组等,对某些学会,特别是工业类别学会带来较大影响,工作完全停顿,人员全部流失,有的甚至已经被民政部门注销。目前主管的57个学会中,有三分之一正常开展各项活动,有三分之一有活动,还有三分之一基本没有活动,学会工作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主体缺失,难以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按照社团组织原则,学会的主体和主要工作对象应当是团体会员及个人会员,然而由于学会大多挂靠在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且挂靠单位给以的人、财、物的无偿投入成为学会的主要来源,因此大多数学会同挂靠单位就形成从属和领导的关系,学会的工作基本围绕挂靠单位的要求来展开。一方面,挂靠单位提供的人财物条件满足了学会开展基本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挂靠单位利用提供条件之利,借学会之形,为社会服务。不可否认,挂靠单位为社会服务与学会为社会服务,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然而,学会长期借挂靠单位之力服务社会,使学会之服务功能萎缩,从根本上弱化甚至消亡了学会的生存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挂靠制”使得学会的民主制度建设欠缺,会员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学术活动制度建设比较薄弱,不利于构建符合现代意义的社团组织,理事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乏为广大会员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活力不够,运行机制僵化
许多学会在开展工作时仍然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思路,“等,要,靠”,习惯于原有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工作范围局限于挂靠单位和学会内部,造成了发展动力不够,组织基础薄弱的状况。学会作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不仅要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而且在经济上也应该实行自我发展,不依赖于财政,非营利并不等于不盈利。国外成功的科技社团一般赢利水平都很高,相比而言,我市学会服务意识不强,组织能力较弱,筹集资金的能力较差,直接影响到学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学会自身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和广大会员的需求。
3、缺乏公信力,难以承担政府职能。
社会公信力对学会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社会公信力高,学会就能够获得较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但现阶段一方面由于学会自身社会形象和能力等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全能政府的惯性作用,政府、社会对学会还存在偏见,所以学会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公信危机。应该说,现在有一部分学会已具备承担政府有关转移职能的条件和能力,然而在机构改革中,政府部门的一些事务性、服务性、中介性的职能转移给学会的难度还比较大,主要原因:一是对学会作用的认识不够,使政府对学术团体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面上;二是政府部门局部利益的驱使,以至于在机构改革中,政府应转移,学会又有能力承接的如科技奖励项目的评审、技术岗位上岗证的考核、技术工人职级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论证评估、新产品的鉴定等职能难以转移给学会。
三、学会服务能力提升重点任务
从2014年开始,我们推出了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工程,深化学会能力与机制建设,拓展创新和服务职能,启动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化整合项目,稳步扩大规模,以奖促建,持续稳定支持。一是以学会综合能力建设为基础,发挥优秀学会群的“火车头”牵引带动作用;二是支持学术交流示范、科技思想库建设及加强信息化工作等重点工作,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
(一)加强学会综合能力建设,引领现代科技社团发展
支持开展优秀科技社团建设。强化学会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组织资源建设,着力提升学会服务创新、服务社会与政府、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自身发展的能力,打造更多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学会,切实把学会建设成为现代科技社团,使学会逐步成为提供科技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协同力量,科技政策制定的决策咨询机构,重点项目评价的主要第三方,科学技术教育普及与传播的主渠道,科普创作的生力军。
(二)开展学术交流示范,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支持指导学会开展学术交流示范活动。围绕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学术争鸣氛围、激发创新思维和智慧碰撞,推进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原始创新,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打造科协主办的学术活动月等品牌学术活动,支持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科技咖啡馆、科创沙龙等。支持学会举办综合交叉、前沿高端、科技界关注的重点学术问题、区域性专题等示范性学术活动。
(三)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拓展公共服务领域
支持指导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配合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积极稳妥推进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探索形成转移的有效途径和成熟模式,前瞻性地建立完善职能转移后的长效运营机制和监管机制,学会做到能问责、能负责,接得住、接得好。重点支持学会开展决策咨询、科技评价、科技奖励、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和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工作。
(四)加大人才举荐,助力科技人才成长
支持指导学会推优荐才工作。充分发挥学会专业优势,强化对人才的举荐作用。激发科技人才创造力与激情,支持优秀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促进学会对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推荐,进而营造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成长环境。
(五)夯实学会发展基础,加快职业化社会化进程
支持指导学会加大培育自我发展基础。支持学会在职业化运营、会员发展、分支机构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管理机制建设,支持学会开展人员队伍职业化、专职化建设,引导学会加强科技服务特别是科技评价能力建设。积极主动培育、发展、吸纳优秀学会,重点发展对创新驱动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重点学科的相关学会。(常州市科协学会部 沈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