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学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基础,是衡量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科技人才、科学素质是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决定因素。中国科协也提出了科技与科普并重,创新与教育并举的理念。目前,在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率先基本现代化的过程中,对科技人才、科技载体、科技金融等关键要素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对市民科学素质、科普宣传等基础性工作重视不够。
近年来,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科普组织遍及街道社区、科技竞赛屡获大奖、科普活动呈现常态化趋势,市民科学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据最近一次我市公众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5.64%。五年提高2.2个百分点。虽然我市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苏州、无锡等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科普经费不足、科普设施滞后、创新方法没有效推广等等。这与我市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赶超先进,实施跨越式发展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建议:
1、加大科普经费投入。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相关要求,创建城市科普经费投入要明显高于同等到地区平均水平,并保持逐年增长。从周边城市来讲,苏州人均科普经费达到了5元,无锡科普经费是我们的两倍,南京、南通等地都明显高于我市。与他们辖市区相比,常熟、张家港、江阴等城市都超过了2元,有的超过了3元,而我市天宁区、戚区、钟楼区等科普经费人均不足1元,差距较大。这与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先进,建设科技强市不相符合。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在科普设施、科普载体、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推进科学素质工程,提升全市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2、强化科普设施建设。目前,我市科普设施建设滞后于周边地区,还没有启动科技馆和电子科普画廊等基本科普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市民接受科普教育和科技人员集中活动的需要。不符合常州作为苏南发达城市和“两个率先”发展的地位和要求。希望市政府尽快建设综合性的科技馆和科技活动中心,并结合城市规划在全市设置电子科普画廊,进一步完善科普设施建设,引导全体市民参与科学教育,浓厚科技创新氛围。
3、加强科技载体建设。一是强化媒体科普服务。由于目前市、县科普经费偏少,难以支持在主流媒体发布常态化的公益科普宣传。建议在我市主流媒体即电视台、电台、日报、晚报和常州门户网站开设免费科普专栏,支持各类公益科普宣传,扩大科普辐射面。二是加大对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科技中介组织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市自然科学的社团组织发育不完全,缺乏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建议对一批创新能力强、服务产业优的研究性学会、产业型协会和前瞻性联盟等中介组织给予一定的经费、项目和政策上的倾斜和引导,加快政府职能转移,发育科技中介市场,逐步形成政府、高校、企业和中介市场全方位创新的良好格局。三是建议设立科技活动中心。目前,我市还缺乏一个综合性的科技活动中心,科技人员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科技活动比较散乱。建议尽快建设科技活动中心,并以此为据点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热点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学术研讨、项目对接等科技活动,吸引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广泛参与交流,迸发创新亮点,促进科技合作。
4、加快科技创新方法推广。从目前来看,我市对科技特别是科技产业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提升,科技项目、科技金融、科技平台、科技体制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在科技创新方法、创新理念的宣传推广上还有不足。如,TRIZ创新理论是一种国际普遍的创新方法,在我市推广宣传还很不到位。建议由科技局、经贸委、科协等部门联合开展创新方法的推广和宣传,加大对企业技术人员、高校教师、学生的培训教育,从提高我市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5、加强科普工作合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我市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纲要领导小组,协同了26个部门进行联合科普。但从目前的运作来看,很多成员单位还不够重视,参与度不高,没有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良好格局。建议制订一个内部问责和考核机制,加强各单位之间的联合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全力提升我市全民科学素质,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常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