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科普 >> 科普动漫 >> 内容
生命的敬畏
发布日期:2017-04-26   来源:科协   浏览次数:   字号:〖
  《亚马逊蝌蚪》是一部在西方广为流传的科教片。看过此片的人有一个共同感受——震撼!我是一名医生,当我无法用医疗手段来治疗病人时,就把它列入医嘱,介绍、推荐给患者,希望对那些因心理疾病困扰或有厌世的人有所帮助。当这些患者(或朋友)再次见到我时,一改颓废、消沉和忧郁,取而代之是开朗、自信和健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那么“亚马逊蝌蚪”到底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让我们看看亚马逊蝌蚪在生物链中的角色吧。
  
  初秋。爽朗的亚马逊流域万物一片生机,阳光、湖泊和广袤的植被,到处充满生命与活力。镜头徐徐推向河塘一角,特写中伞状的荷叶:翠绿、舒展、光洁,映入眼帘的是附着在上面的一团团、一簇簇白色泡沫。这是大蛙刚刚产出的卵子,清晰地看到里面数以万计黏在一起的黯黑色的生命体。解说词说道:“这就是本片主人翁——亚马逊蝌蚪。从此它们的劫难也随脱离母体那一刻开始了,这些毫无遮蔽且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卵子,再长成成年大蛙,只需短短一年时间,而这一年的生命旅程,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悲壮’……”这以后,乘暴风雨尚未来临之际,卵子就要靠自己的生命力来慢慢孵化了。在这一段相对安宁的时间里,他们只能依赖母体带出的养分,维持生命的必需和转化,并且没有一丝抵御能力。这时,不能有外力作用打破这脆弱的平衡。譬如,一阵突如其来的风,会掀翻荷叶;一阵骤然而至的雨,会稀释养分或被冲刷落水,都会带来灭顶之灾。
  
  这个季节,亚马逊是恬静、美丽的,对孵化中的蝌蚪来说是一年中难得的好时光,却也布满杀机和潜伏危险。此时,满天飞舞的红蜻蜓和一些无名的昆虫,正处于交配旺季,它们被本能地吸引到这里,在这里补充能量和食物,而大蛙的卵子是它们最佳的食物。一些刚刚出生尚未成形的蝌蚪的卵子就这样被吃掉多半,这些天敌正是依赖它们得以生存,或许就是生物链相互作用的过程。然而,这次劫难仅仅是开始。
  
  这次浩劫之后,对剩下来的卵子来说正幸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已经开始有了一点形状,在包裹着的液体里蠕动、蜕变,但还尚未脱离囊膜的保护。可是,就这么一点点“动静”也没能逃过一种叫亚马逊蓝水鸟的眼睛。也许一切都是上苍安排好的,此刻的蓝水鸟刚刚学会展翅,在不宽的河面上来回历练或稍息在荷叶之上,孵化中的蝌蚪想当然地成为它出窝后第一次被猎取到的美食。蝌蚪在还没有真正成形之前,再一次遭到了劫难,可以想象所剩的卵子又少了许多。
  
  然而,未知的道路更加凶险,每前进一步生死难卜。它们要想从一团簇拥的卵子中变为蝌蚪,最少要经过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是多么漫长,它们只能待在一方荷叶上,任凭宰割,不可能躲避或逃脱,似乎上苍根本就没有这样安排。卵子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减少,它们仅靠数量众多这一所谓“优势”来生存,别无选择。
  
  少得可怜并且还生存下来的卵子,在等待一个月的漫长孵化之后,恰是亚马逊最后一次潮汛来临之时,一场暴风骤雨如约而至。倏时,整个亚马逊流域惊涛骇浪,河水猛涨。此时的蝌蚪已经完完全全成形,能够自主游动了。它们冥冥中预感到“这是最后时刻,”于是,在大雨中猛然惊醒,一个个迅速从雨点的狭缝中逃生,纷纷滑入水中,稍有迟疑的却被雨点砸碎嫩弱的躯体。而这种有“头脑”的蝌蚪,又实在是少数。也就是说,在这场暴风雨中究竟有多少蝌蚪能抓住这次转瞬即逝的“良机”而活下来呢,答案是“少之又少。”
  
  到这时,似乎可以为生存下来并已经形成的蝌蚪松口气了,则不然,那些摇晃着大尾巴的蝌蚪徜徉在河里,以另一种形式成群结队,或浅滩上,或荷叶下,或水草里,它们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享受劫后余生的快乐。哪知道,这里除了同类都是它们的天敌:如红鳊鱼、绿青蛇和各种各样水生动物,它们个个张着大口尾随蝌蚪肆虐饕餮,甚至那些体积很小的鱼虾,也把它们当着美食。成群的蝌蚪刚入水,就几乎被吃尽,所剩无几。
  
  从一团卵到一群蝌蚪,再到长有四条腿的亚马逊大蛙,由万计到个数递减,这一过程相当残酷,由于基数庞大这一物种才生生不息。历经数次劫难之后,能够存活下来长成一只亚马逊大蛙,据称不到万分之一,既是有也是一种侥幸,或者说是上帝赐予的奇迹。
  
  也许此刻,我们真应该为它们感到庆幸了。因为,现在它们的模样和能力,可以自主生存,至少可以躲避危险或逃离险境。然而,我们又一次错了。当大蛙逐渐成熟体积变大的同时,它们的天敌也从数量到质量发生结构变化,无论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空飞的、白天或黑夜,一切以大蛙为食的动物很快在这里聚集,多达数10种。大蛙活动的区域,可谓危机四伏。它们的生存与命运,再一次面临挑战。
  
  亚马逊充裕的植被和保存完好的物种以及旖旎的风光,令人神往,那些无可比拟的景色伴着轻松的爵士音乐,回荡在影院每个角落,无疑舒缓观众紧张的心情,或许是为观众接下来承受“杀戮”的场景做好心理准备而埋下的伏笔。
  
  镜头里第一次出现青褐色成年大蛙,它们个个肥硕、雄健、憨态、可爱,是成千上万侥幸活下来的一个,也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最优良的种体。此时它们又回到了出生地,与它们父母一样履行并完成一生中最壮美、神圣的使命——繁衍后代。
  
  这个季节真好,风和日丽,气候温润。亚马逊大蛙在这一“特定的时间”里,从各个方向不约而同聚在一起,勇猛地、争先恐后地跳上阔大的荷叶上。在这一周时间里,它们为繁衍后代不惜冒着天敌的危险,在此寻找配偶,并且日夜不停鸣叫。它们的叫声,响彻云霄,汇聚一首命运交响曲,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展示成熟与美丽。华美的乐章奏响之日,也是招来四方天敌之时,但大蛙们已经顾不了这些,因为本能告诉它们,时间不允许迟疑,别无选择地在雨季来临前尽快交配、产卵,既是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这种代价是毁灭性的,但是“毁灭”又是它们为繁衍后代获得“新生”所必需付出的代价!
  
  白天,充足的阳光,视野十分开阔。高超的“蒙太奇”摄影,清晰而逼真:河边灌木丛中一种叫长尾燕的大鸟,它们轻盈地掠过水面,一口叼住大蛙,动作优美、娴熟、潇洒,大蛙挣扎中被活生生吞入长尾燕的食囊;水獭贼头贼脑在水中探出头;水蛇吐着信子狡黠地向猎物游去……它们个个尽情施展捕食技巧。夜晚,这里并不平静。猫头鹰凌空振翅直落到荷叶上,如夜幕中划过一道黑色闪电,锋利的爪子准确而有力,死死钳住大蛙,血淋淋地把它撕成碎片……
  
  那些惊心动魄的镜头加上毛骨悚然的配音,强烈地、不断地冲击观众的感官,心仿佛被压抑得无法喘息,揪心、恐怖的场景甚至使人不忍再看下去。“然而,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那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就是生物链中的平衡法则。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平衡法则,任凭一种或几种物种统制地球,人类将无法生存,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这些解说词,恰到好处的安慰、平衡观众紧张、惊悚的心理,给我们一种空间想象,调节血腥的气氛。
  
  就这样从白天到夜晚,大蛙在荷叶上不停地鸣叫、交配、产卵,它们不但不会躲避凶猛的天敌,相反相互挤在一起,填补同伴被猎杀留出的空位,用自己的牺牲来保护彼此。空位不断腾出,又不断被填补,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一场没悬念腥风血雨的杀戮,在最美丽的季节持续多日。当最后一只大蛙产完最后一堆卵子,也是最后一个在最一刻被天敌食杀。此情此景,惨不忍睹,令人窒息。亚马逊大蛙就这样走完一生,为繁衍后代演绎最动人、惨烈、悲壮的一幕。
  
  影院里鸦雀无声,隐约听到观众的哭泣或哽咽。这是罕见的,人们为一个平时忽略不计的生命而感动落泪,或许应归功于艺术魅力,不!那是人性的力量!爱的情感!
  
  至此,镜头里:河面上死一般寂静,配音也嘠然而止,观众屏住呼吸,只能听到自己律动的心音。残阳如血,染红了整个亚马逊,也染红了观众的眼球。特写镜头再次徐徐靠近,直到充满整个视野:翠绿的荷叶上一片狼藉,不再有一只大蛙,取而代之是斑斑血迹和一堆堆乳色泡沫状卵子,绿的、红的、白的,在夕阳的映衬下,鲜艳夺目。片尾:音乐再次响起,夕阳、秋风、荷叶、卵子构成一幅凄美的画面,覆盖整个屏幕。这种头尾衔接的审美处理,超越了文化和价值观,又符合不同国度人种或信仰对生死轮回认同的普遍性,较好地诠释生命真谛的哲学定义,可谓神来之笔。
  
  亚马逊蝌蚪是众多生物种群最为多灾多难的一种,观其一生,卑微、跌宕、多舛的命运与角色,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灵震撼与情感撞击。这一切,也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遐想:同样作为一种物种的存在,而我们人类是多么的幸运!比较之下,生活中的一些烦恼、得失、坎坷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至少我们现在不会为生存付出性命。
  
  是的,随便举一个例子,足以证明人类的幸运,或者说地球的幸运,而这些首先要感恩天体的造化和上苍的恩宠。纵观宇宙,地球是太阳系数十亿星际唯一一颗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离太阳不远、不近、不偏、不移,恰到好处;物种的进化又格外垂青人类,造就了我们成为生物领袖地位和主宰世界的智能霸主。所以,作为人类,不仅要珍惜这种造化与幸运,珍爱和善待自己,好好活着,还要肩负起对赖以生存的地球乃至整个生物群体责无旁贷的责任,那就是——爱!
  
  这部由法国著名科普摄影塞克拍摄的《亚马逊蝌蚪》,摄技高超,制作精良,气势宏大,情景交融,解说深刻。该片由始至终贯穿保护生命物种为意识主线,对今天人类为了自身发展肆意破坏环境,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教育意义。这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之作,也是迄今看到最具震撼力的科教片,可以肯定它将影响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甚至整个世界。制作人的用意,也许借亚马逊蝌蚪的一生,反衬人类的幸运,就像“二战”实录片那样,告诉世界和未来,和平来之不易。此片还从另一角度,诠释生命价值,来劝诫那些为了名利或欲望陷入烦恼和绝望的人们为之警醒,开启他们迷惘、失落的心灵。它又是矫治不良心理和厌世、自虐的良药;揭示、启迪、匡正灵魂、良知以及道德的回归,教你如何好好活着享受生活;如何善待与保护自己;如何尊重社会和他人以及一切的生命权利。
  
  这部片子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艺术享受,也是一次难得的心灵洗礼。我敢肯定,他们中的许多人,因此而重新认识自我获得新生,发现生命价值和意义。这种庆幸与满足无疑对他们产生巨大影响,其教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据说此片上映不久,被西方国家的不少政府首脑、商界巨富、名流显贵所收藏。可见此片影响之广泛。
  
  除了对生命的敬畏,本片还向我们揭示“人类与环境”这一深刻主题,激发并警示每个人尤其是政治家对环境忧患意识的认识,其意义远远超出作品本身。我想,或许这就是制片人用意所在。事实表明,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生物链已经非常脆弱。据统计,近几十年来,物种以万计速度消亡,并有发展趋势。如果我们继续漠视,唯我独尊,长此以往,人类也将难逃厄运,就像一则公益广告里说的那样“如果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那就是我们的眼泪……”确实如此,当我们还在以“霸主”自居“主宰”这个世界沾沾自喜之时,危机已经稍稍来临:洪涝、干旱、极端冷热和始料不及的地质灾害。这些,恰恰是我们自己打破这种亿万年亘古不变的平衡,用所谓现代文明抑或寻找种种借口,不择手段肆意砍伐、开采、蹂躏和无序占有地球资源。其结果:人口急剧膨胀、工业过度排放等,导致土壤沙化、气候变暖、海平面抬升、动植物死亡等等,从而造成难以修复的“黑洞”和“温室效应”,使得生存环境愈加恶劣。好在我们已清醒认识到面临的生存与挑战,遗憾的是政治家们却总不愿放弃或结束政治诉求、信仰冲撞、文化对立等纷争,来共同携手解决这种危机的可能,这是人类的悲哀。
  
  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尽管我们处于金字塔顶端,自诩“智能”却依旧是生物链中的一环,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从广义上讲“我们都是一家人”。既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藐视轻蔑彼此赖以生存的那些所谓“微不足道”的生物群体,相反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正是因为有了微不足道的生物群体“环环相扣”作基础,人类才不至于在进化中“脱节”,文明才得以延续。于是,我们要感谢它们、敬畏它们。既然上苍赋予人类智能,就应该担负起责任,呵护、关爱、珍惜这个星球,让所有生物群与我们和谐、友善地共存……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13-2014 Changzhou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网站地图
电话:0519-86619627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9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