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科普 >> 科普文学 >> 内容
青年学生眼中的常州非遗
发布日期:2018-07-24   来源:科协   浏览次数:   字号:〖
  7月16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中吴考察小分队怀着喜悦的心情,踏上了探索“龙城遗脉”之路。
  
  梳篦,又称栉,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常州梳篦制作技艺形成于东晋时期,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常州梳篦于2008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会和博览会,曾获十余项金、银质奖章。在对外交往中,常州梳篦常常作为国礼。
  
  上午,我们来到了梳篦厂,进一步了解“梳篦”这一流传至今的传统手工艺,并简单体验了做梳子的过程。接待我们的人是常州梳篦第九代传人——邢粮,他也是常州梳篦首席设计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常州梳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邢老师介绍完梳篦后,我们亲身地体验了一下做梳篦的一部分过程,包括开齿、抛齿、划样、锯背、打磨、抛光、剔齿和手绘。在制作过程中,邢老师多次强调了专注、负责、认真的重要性,凡事只有一丝不苟,耐心细致,方能取得成就。
  
  对于传承和发展“梳篦”这一传统手工业,邢老师也是倾注了无数心血。一方面,他会收徒,将手工艺的精髓传授给徒弟们。另一方面,老师与学校、酒店等社会上的组织进行合作,开展“非遗进课堂”等活动。同时,老师还打算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梳篦博物馆,来展示不同时代的梳篦和传统的制作工艺,并在成都、济南、青岛等地参加各种展会。最后,扬子晚报也派记者等来深入了解梳篦,以此来撰写一本“常州梳篦小史”。
  
  考虑到梳篦的发展现状,其实年轻人对之是不甚了解的,但是通过线下和线上的全方位宣传,通过好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相信“梳篦”艺术在未来定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一转眼就到了下午,我们来到了常州市天宁区的非遗项目展示馆,参观了各式各样精美的留青竹刻,并动手体验了最基础的“铲底”步骤。
  
  留青竹刻,即是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图案对象,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让整个雕刻图形产生图底变化的竹刻艺术。留青雕刻的笔筒、臂搁、匣盒、扇骨等器物外表色泽莹润,可以经常摩挲抚玩。年代越是久远,竹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色泽近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
  
  接待我们的是徐敏老师,她是著名留青竹刻艺术大师范遥青的弟子,也是留青竹刻市级非遗传承人。
  
  在徐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一行人一人拿了一块竹板,用不甚娴熟的技艺进行“铲底”这一基础步骤。手持竹板,一手握刀,刀的角度、走向等都有讲究,不然刻起来会十分吃力。在完成近两个小时的重复工作后,大家的手都酸痛起来,同时更加理解到了留青竹刻雕刻艺人的艰辛、不易,对他们也是十分敬佩。
  
  老师说,制作竹刻,仅工具刀就有四十多把,雕刻过程中,需要让自己与每一把刀进行“磨合”,而和一把刀进行“磨合”,就需要花费几周、甚至几月的时间。另外,留青竹刻的学习周期很长,并且在长达十几年的学习阶段,并无收入来源,能坚持下来的人,真的是寥寥无几。
  
  现如今,留青竹刻的受众面还是较为狭窄的,因为竹刻古来就一直是高雅人士的赏玩之物,大众对之了解不多。针对这个问题,徐老师一直在做出努力,她想“从娃娃抓起”,将竹刻的步骤写入教材,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并对之产生兴趣,她还义务担任常州多所学校艺术教育辅导员,对慕名上门的学员更是进行免费教学,使常州留青竹刻摆脱“家庭传承”这一桎梏,面向社会推广。
  
  她的儿子今年大学毕业,也对竹刻有着浓厚的兴趣,也能提供很多创新的点子,相信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留青竹刻这一传统文化会如火炬一般,闪耀光辉,生生不息。(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13-2014 Changzhou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网站地图
电话:0519-86619627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9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