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我们良渚游学的大部队迎着朝阳顺利开跋啦!
5000年前,长江三角洲诞生过一个叫“良渚”的文明古国。考古界认为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学土著文化,与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6000年前的崧泽文化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长江流域特色。良渚时期拥有先进的稻作农业与手工业、统一的宗教信仰、宏大的宫殿与古城遗址,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水利系统。2018年的夏末初秋,大雅传统文化研究会组织了雅友们前往良渚,参观了良渚博物院,并顺便拜访了晓书馆。
行程在小朋友们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节目中拉开帷幕。大家或讲故事、或背诵诗词、或引吭高歌。刹那间,那些关于秋天、关于江南、关于季节、关于良渚的经典,在孩子们的精心演绎中再次鲜活起来。童声清脆,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旅途和快乐。特别是罗则悦朗读的《假如我是一块良渚的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伯伯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赢得掌声一片。
三个多小时后,车子到达良渚博物院。这是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里的一座以良渚文化为专题类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院。粗犷大气的外观,没有任何装饰的灰白色墙面,显得简洁而流畅,与周围悠悠小河青青草坪的美丽洲公园相映成趣。良渚博物院的展览主题是:良渚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展览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我们重点看了良渚古玉。它又被命名为“中华玉”,是5000年前的王者之器。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与原创性的玉琮、玉璧和玉三叉形器等三件玉器。良渚玉器丰富的器形,众多的数量,先进的工艺,精美的纹饰,复杂的功能,深远的影响以及蔚为大观的用玉情景,不唯为中国新石器时代,也为世界同时期所绝无仅有。它在中华玉文化传统中的突出地位,已不言而喻,成为疏解中国古代礼制形成以及中华五千年文明无可替代的重要实证。细看琮王和铖王,真是美轮美奂、细致入微,令人叹为观止!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大国风范、工匠精神!
……
惊鸿一瞥的参观,虽只是浮光掠影,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在我们的脑海里划上了重重的一笔。
下午我们参加了晓书馆。晓书馆坐落于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内,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别名“大屋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屋顶文化城市级文化生态平台,由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得主、世界级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南侧为拥有美术馆功能的展示栋,中间为拥有小剧场、图书馆、书店、咖啡馆功能的文化栋,北为拥有培训室等教育功能的教学栋。2018年3月,大屋顶文化携手高晓松共建杭州晓书馆,其藏书达五万册,以文史哲图书为主,兼具文艺和学术气质。此地还经常举办各类讲座、文化沙龙,倡导全民阅读的生活方式,推广公益阅读,已成为全国知名文艺地标。
虽然我们到达晓书馆这个网红书店,只是小坐,只是感受,只是匆匆,只是打卡,只是蜻蜓点水,但是,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理念已经根植于心。我们随行的让小朋友们也要懂得,生活不只有咖啡香面包甜,还有云剪清风阵阵书香,记得要常常去触摸、去阅读、去感悟、去思考。
回程,高速不通,只好原路返回重新绕道,时间终是长了些。但车至安吉,我们看到了让人惊艳的夕阳和灿烂的晚霞,美景转瞬即逝,终是有缘得见。更有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乐不思疲清脆动听的歌声一路陪伴,上至红歌下至童谣,左有流行右有戏剧,小小车厢成了雅二代们的演唱会专场,分外嗨!
大家纷纷要求今后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既悠闲自在开阔眼界,又增长见识促进学习。
快乐的时光,美好的记忆。感谢汤老师的组织策划,感谢冯伯伯的热情奉献,感谢汤记者的团队凝聚,感谢千与千寻的一路照顾,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大朋友小朋友们,愿我们都如良渚的一枚玉,在大雅读书会的浸润滋养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精进,将自己打磨成中国文化版图上的一方美玉!(金坛区大雅传统文化研究会 李春云)9月9日,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我们良渚游学的大部队迎着朝阳顺利开跋啦!
5000年前,长江三角洲诞生过一个叫“良渚”的文明古国。考古界认为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学土著文化,与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6000年前的崧泽文化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长江流域特色。良渚时期拥有先进的稻作农业与手工业、统一的宗教信仰、宏大的宫殿与古城遗址,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水利系统。2018年的夏末初秋,大雅传统文化研究会组织了雅友们前往良渚,参观了良渚博物院,并顺便拜访了晓书馆。
行程在小朋友们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节目中拉开帷幕。大家或讲故事、或背诵诗词、或引吭高歌。刹那间,那些关于秋天、关于江南、关于季节、关于良渚的经典,在孩子们的精心演绎中再次鲜活起来。童声清脆,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旅途和快乐。特别是罗则悦朗读的《假如我是一块良渚的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伯伯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赢得掌声一片。
三个多小时后,车子到达良渚博物院。这是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里的一座以良渚文化为专题类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院。粗犷大气的外观,没有任何装饰的灰白色墙面,显得简洁而流畅,与周围悠悠小河青青草坪的美丽洲公园相映成趣。良渚博物院的展览主题是:良渚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展览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我们重点看了良渚古玉。它又被命名为“中华玉”,是5000年前的王者之器。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与原创性的玉琮、玉璧和玉三叉形器等三件玉器。良渚玉器丰富的器形,众多的数量,先进的工艺,精美的纹饰,复杂的功能,深远的影响以及蔚为大观的用玉情景,不唯为中国新石器时代,也为世界同时期所绝无仅有。它在中华玉文化传统中的突出地位,已不言而喻,成为疏解中国古代礼制形成以及中华五千年文明无可替代的重要实证。细看琮王和铖王,真是美轮美奂、细致入微,令人叹为观止!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大国风范、工匠精神!
……
惊鸿一瞥的参观,虽只是浮光掠影,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在我们的脑海里划上了重重的一笔。
下午我们参加了晓书馆。晓书馆坐落于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内,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别名“大屋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屋顶文化城市级文化生态平台,由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得主、世界级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南侧为拥有美术馆功能的展示栋,中间为拥有小剧场、图书馆、书店、咖啡馆功能的文化栋,北为拥有培训室等教育功能的教学栋。2018年3月,大屋顶文化携手高晓松共建杭州晓书馆,其藏书达五万册,以文史哲图书为主,兼具文艺和学术气质。此地还经常举办各类讲座、文化沙龙,倡导全民阅读的生活方式,推广公益阅读,已成为全国知名文艺地标。
虽然我们到达晓书馆这个网红书店,只是小坐,只是感受,只是匆匆,只是打卡,只是蜻蜓点水,但是,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理念已经根植于心。我们随行的让小朋友们也要懂得,生活不只有咖啡香面包甜,还有云剪清风阵阵书香,记得要常常去触摸、去阅读、去感悟、去思考。
回程,高速不通,只好原路返回重新绕道,时间终是长了些。但车至安吉,我们看到了让人惊艳的夕阳和灿烂的晚霞,美景转瞬即逝,终是有缘得见。更有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乐不思疲清脆动听的歌声一路陪伴,上至红歌下至童谣,左有流行右有戏剧,小小车厢成了雅二代们的演唱会专场,分外嗨!
大家纷纷要求今后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既悠闲自在开阔眼界,又增长见识促进学习。
快乐的时光,美好的记忆。感谢汤老师的组织策划,感谢冯伯伯的热情奉献,感谢汤记者的团队凝聚,感谢千与千寻的一路照顾,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大朋友小朋友们,愿我们都如良渚的一枚玉,在大雅读书会的浸润滋养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精进,将自己打磨成中国文化版图上的一方美玉!(金坛区大雅传统文化研究会 李春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