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普旅游 >> 科普教育基地 >> 内容
唤醒尘封6000年的城市记忆
发布日期:2022-06-01   来源:科协   浏览次数:   字号:〖

“圩墩新石器时代居民是太湖流域先民的一支,马家浜文化是太湖流域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约开始于7000年前,到6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5月27日,圩墩遗址博物馆班长李俪练习着讲解词,想要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开馆第一批游客。

“博物馆以‘常州第一村’为主题,展出了1972年以后5次考古挖掘出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品、陶片、炭化米粒等文物。”李俪介绍,展厅里的文物、雕塑,再现了圩墩先民生存的大环境、建筑、生活用具以及圩墩遗址考古挖掘现场,唤醒了一段尘封的城市记忆。

每个展柜外部,都有一个形似“眼睛”的标志。“用云观博App,扫描这个标志或直接扫描文物,很快就会跳出来相关的图文和语音解说。”李俪说,早在2019年5月,博物馆就引入AR智慧讲解系统,让文物和历史真正“活”了起来,游客们在手机上就能掌握文物知识。博物馆还同步设置第二课堂活动区,对接学校,利用假期开展鸢尾浮雕画、农耕文化体验、炭精画非遗美学等多场活动。

“马家浜时期有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麋鹿,也被称为‘四不像’,我们曾组织学生用炭精画重现‘四不像’,他们用自制的毛笔和药棉,沾少量的炭精粉在帆布包上揉擦,最后喷上定型水固定粉末,一只只‘四不像’帆布包就完成了。”李俪指着展柜里学生制作的成品说:“学生可以把做好的帆布包拿回家,向家人、朋友介绍‘四不像’和马家浜文化。”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本教科书。作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今年1月,博物馆联合戚墅堰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共同开展了5场“我是小小讲解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边听边看,一边了解马家浜文化和非遗文化,一边学习讲解的技巧。”李俪表示,接下来,将常态化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进一步弘扬马家浜文化。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13-2014 Changzhou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网站地图
电话:0519-86619627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9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