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科协发文《关于公布2023年度省级海智基地、离岸基地评估结果的通知》,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离岸基地获评优秀(全省4家),常州溧阳海智基地获评优秀(全省10家);常州钟楼海智基地、常州金坛海智基地、常州高新区海智基地和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离岸基地为合格。
目前,常州海智工作基地共有国家级海智工作基地2家(武进国家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省级海智工作基地4家(溧阳、金坛、常州国家高新区、钟楼),省级离岸基地2家(中以(常州)创新园、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市级海智工作站4家(天宁、常州科教城、常州津通工业园、中以(常州)创新园),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常州科协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海智工作意见要求,坚持围绕中心任务,大力实施“海智常州”计划,强化海外人才招引服务,高效推进海智基地建设,为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政治引领有新加强。着眼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组织97名在常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省“双创计划”人才和“333工程”培养对象、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人才等优秀科技工作者,先后赴陕西延安干部学院、溧阳铁军学院等地,举办“常州市高层次人才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培训班,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现地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常州三杰”纪念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以及王诤将军纪念馆等,广泛开展“传承革命精神,坚定报国志向”大讨论,不断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打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二是平台载体有新拓展。认真落实《江苏省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海外柔性引才机制,搭建海外人才服务载体,中以(常州)创新园、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分别于2019年和2021年成功创建江苏省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武进国家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海智工作基地,2022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成功入选中国科协海智国际研发社区。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海智工作基地(工作站)实现全域覆盖。
三是海智活动有新成效。围绕我市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先后举办精准医疗研讨会、人才项目对接会、智能制造国际共享平台发布会、中日生命健康产业项目路演等海智专场活动35场。精心策划举办常州市“科创中国”海智面对面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举行海外华人科技团体合作签约、人才签约、项目分享、海外联线、才情发布等,面向全球推介常州人才和创新政策、产业特色及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了俄罗斯院士团队石墨烯项目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对接合作,“海智常州”品牌影响逐渐扩大。
四是人才服务有新举措。组织14个国家10个行业16位创业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在武进国家高新区和常州国家高新区海智基地召开海归人才恳谈会,认真听取海归人才事业发展情况以及对人才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为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搭建信息、人才、技术交流合作平台。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常态走访慰问一线科技人才,将溧阳天目湖景区推荐设立为省院士专家疗休养基地,先后组织52名海外优秀科技人才赴福建、浙江等地考察休养。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宣传,采编人物专访60篇,其中2人被评为“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15人被评为“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20人被评为“常州市年度科技人物”。
五是交流合作有新突破。加强境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分别与英中人才发展协会、日本华侨华人博士协会、美国硅谷高创会等海外科技团体建立合作关系,有力推动协会所在国的人才、技术、项目、产品、企业等与常州科技产业园对接落地。扩大国际科技、人才合作网络,促进海外人才与常州产业链深度衔接,促成北欧可持续发展协会、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国校友会与武进成功签约。深化台海科技交流与合作,组织常州市医学会等专家赴台开展医疗卫生学术交流,积极搭建常州和台湾地区医学工作者交流平台
下一步,常州市科协将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海智工作要求,抢抓“科创中国”试点建设机遇,广泛汇聚海外科创资源,精心打造“海智常州”活动品牌,持续推进海智工作基地建设,为助力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精心谋划,实施海智提效行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着眼市委、市政府加快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国际化智造名城”目标定位,认真研究新时代海智工作,长远谋划海智基地建设。突出服务人才国际化要求,集聚海智工作资源,围绕畅通人才合作渠道、完善人才供需机制、构建海智服务平台、增强人才引进实效等方面,大力实施“海智计划”提效行动,推进“海智常州”建设。
二是扩大宣传,打造海智活动品牌。充分发挥电视、网络以及新媒体作用,加强对外宣传交流,不断提升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天下英才在常州遇见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策划推出常州市“‘科创中国’海智面对面活动”品牌,面向全球推介常州人才创新政策、区位优势、产业实力,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俱佳的城市环境。
三是创新举措,拓宽人才合作渠道。积极引入高端海智资源,与省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心签订人才和项目合作协议,构建服务引进海外人才通道。加强与海外社团共建合作,为海外科技团体的科创资源与常州市创新发展合作提供全链条服务。搭建科技人才服务平台,与苏州、宁波等长三角“八市一区”科协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海外人才协同创新联合体”,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夯实基础,提升海智载体能级。持续加强海智和离岸基地建设,为实施“全域海智”行动奠定坚实基础。优化各类基地服务功能,依托省“海智之家”平台和海外科技社团媒介,积极推动海外人才、技术、项目、产品、企业等全方位与常州对接。推动中以(常州)创新园申报创建国家级离岸基地,推荐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州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有限公司等单位为中国科协海智合作机构,有效提升常州国际化在岸与离岸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载体能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