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
零碳创享・分类同行
发布日期:2025-07-04   来源:科协   浏览次数:   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与环保意识,7月3日,御水华庭党群服务中心联合星言彗科普教育基地,在常州市钟楼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成功举办"零碳创享・分类同行"主题科学实践活动。活动通过科普宣讲、实验互动、模型制作等环节,带领辖区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科学与环保的融合魅力,最终完成智能分类垃圾桶模型创作,实现"理论+实践"的深度教育目标。

科普赋能:构建垃圾分类知识体系

活动伊始,科普教育基地讲师以"垃圾分类中的科学智慧"为主题展开讲解,系统阐释分类垃圾桶的功能属性与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可视化:通过四色垃圾桶实物展示,明确可回收物(蓝色)、有害垃圾(红色)、厨余垃圾(绿色)、其他垃圾(灰色)的分类范畴与处理路径;

环保意义深度解读:结合"1吨废纸= 17棵树木"等具象化数据,说明垃圾分类对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保护的重要价值,同步科普国家垃圾分类政策法规;

标志认知互动教学:通过图文对照方式,指导青少年识别"RECYCLABLE"(可回收)、"HARMFUL WASTE"(有害垃圾)等中英文分类标识,强化认知记忆。

科学实践:实验与游戏激活探索热情

(一)物理原理实验:天平中的杠杆奥秘

青少年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放置被测物体等规范操作,观察指针偏移规律,理解等臂杠杆原理在质量测量中的应用。实验环节培养了参与者的观察能力与科学思维,为后续模型制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分类投球互动游戏

创新设计"垃圾分类投球挑战",以乒乓球模拟不同类型垃圾,要求参与者在1分钟内将"废纸""电池""苹果核"等标识球投入对应颜色垃圾桶。游戏以"投对1球得1分"的计分规则,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现场参与热情高涨,有效巩固分类知识。

创新创造:智能垃圾桶模型制作纪实

智能分类垃圾桶制作成为孩子们的欢乐主场,制作前,老师讲解四色垃圾桶分类逻辑,让孩子们明晰不同垃圾的“归处”。随后,孩子们领取材料包、简易零件,开启创作。他们专注搭建桶身框架,贴上分类标识,用基础材料模拟智能投放结构。过程中,有拼接的专注、调试的较真,完成后兴奋展示“作品”,在动手实践里,把科学认知和环保行动融合,让绿色理念在童趣创作中扎根~

本次“零碳创享・分类同行” 科学活动,在御水华庭顺利开展并圆满收官。活动以智能分类垃圾桶模型制作为核心,串联知识科普、实践操作与创意展示,为参与儿童打造沉浸式科学环保体验。从成果看,儿童不仅掌握垃圾分类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更在创意碰撞中深化 “零碳生活” 认知。后续,我们将持续打磨此类活动,以科学为桥、环保为帆,助力更多孩子探索奇妙世界,让绿色理念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13-2014 Changzhou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网站地图
电话:0519-86619627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9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