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普旅游 >> 科普旅游线路 >> 内容
2025年度科普江苏研学路线钟楼站启动
发布日期:2025-07-03   来源:科协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2025 年度科普江苏研学线路项目钟楼站在佳农探趣休闲生态园正式启动,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冯仲云实验小学等首批参与学校的师生共200 余人齐聚一堂,以 “探趣走进自然,用体验拥抱安全”为主题,开启了一场融合生态观察与实践体验的科普盛宴。其中,钓龙虾、观蝴蝶、探青蛙等特色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解锁了科学探索的乐趣。

钓龙虾:感悟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艺术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佳农探趣休闲生态园的池塘边,手持钓竿,专注地投入到钓龙虾的乐趣中。阳光洒在池塘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岸边的孩子们屏气凝神,紧盯着水中的动静。当小龙虾上钩的那一刻,孩子们难掩兴奋,欢呼声不时响起,惊起林间飞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互动画卷。

这一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童年的欢乐,更成为了一堂鲜活的自然科普课。在垂钓过程中,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小龙虾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自然生物的认识,也切实感受到了“探趣走进自然” 的活动主题,让科普知识在实践体验中悄然扎根。

佳农探趣的科普老师在旁适时讲解:“小龙虾喜欢栖息在淡水浅滩,它们是杂食性动物,对净化水体有一定作用,但过度繁殖也会影响生态平衡哦。” 孩子们一边体验垂钓的乐趣,一边观察小龙虾的形态特征 —— 坚硬的甲壳、灵活的触角、对称的螯钳,在实践中记住了节肢动物的典型特征。钓上来的小龙虾被放回池塘前,老师还引导大家测量其体长,记录生长状态,让“生态保护” 的理念在趣味互动中悄悄扎根。

观蝴蝶:见证完全变态发育的奇妙

蝴蝶馆内,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翩跹,成为最生动的“生物教材”。孩子们透过透明观察箱,清晰看到蝴蝶从卵、幼虫(毛毛虫)、蛹到成虫的完整发育过程:米粒大小的卵附着在叶片上,毛茸茸的幼虫正啃食菜叶,半透明的蛹悬挂在枝条上,而刚破蛹的蝴蝶则在角落舒展翅膀,翅膀上的纹路随着体液流通逐渐清晰。

“原来蝴蝶小时候是毛毛虫呀!” 一位同学惊讶地说。科普老师笑着补充:“这叫‘完全变态发育’,像蜜蜂、蚊子也都是这样成长的。” 孩子们还参与了 “童年引蝶” 互动,手持沾有花蜜的托盘,吸引蝴蝶停驻在指尖,近距离观察其虹吸式口器如何吸食花蜜,感受生物与环境的精妙适配。

探青蛙:解码两栖动物的生存智慧

在“呱呱谷” 的湿地区域,孩子们蹲在池塘边,观察青蛙的生活习性。“它们为什么既能在水里游,又能在岸上跳呀?” 面对疑问,老师指着青蛙的蹼足和湿润的皮肤解释:“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用鳃呼吸,生活在水里;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所以能在水陆两地活动。”

孩子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放大镜观察蝌蚪的形态,记录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当看到青蛙跃起捕捉昆虫时,老师趁机讲解:“青蛙是农田的‘守护者’,一只青蛙一天能吃几十只害虫,是我们的生态朋友。” 这番话让孩子们对青蛙多了一份敬畏,也理解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深意。

此次研学活动通过龙虾、蝴蝶、青蛙等自然生物为切入点,将生动的观察体验与系统的科学知识相结合,让青少年在“玩” 中“学”,在“学”中“悟”。未来,钟楼区科协将继续深挖自然教育资源,打造更多 “科普 + 体验 + 实践” 的精品线路,让更多人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提升生态保护意识。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13-2014 Changzhou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常州大庙弄32号  网站地图
电话:0519-86619627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9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