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区科协组织东方社区30多名青少年开展“探访城市空间,共绘青创蓝图”小小规划师科普研学活动,参观了金坛城市形象馆、博物馆、华罗庚纪念馆和污水处理厂。
讲科学之理,学规划之道
城市形象馆内,错落有致的社区活动空间、功能分明的分区设计瞬间抓住了大家的目光。“城市四周围着的是什么呀?”“咱们社区的活动角能不能也这样规划?”孩子们举着小手追问不停,好奇的问题像串珠般接连冒出。讲解员结合精致模型,细致拆解城市空间的功能定位与布局逻辑,孩子们边听边记,对“社区空间该如何设计”有了初步思考,空间规划的种子悄然埋下。
华罗庚纪念馆里,华老“科学创新故事”让孩子们心潮澎湃。“华爷爷用数学解决了那么多难题,我们设计社区空间是不是也得这样动脑筋?”一位同学的感慨引发全场共鸣。在小红妈社工郭珍祯的引导下,大家围在“科学与生活”展区热烈讨论:有的提议“社区滑梯可以做成三角形、圆形这些数学图形”,有的想 “收集废旧材料做社区花盆,既环保又有创意”,创新火花在热烈讨论中不断迸发。
讲传承之魂,学创新之法
博物馆之行因小学生志愿者的讲解更显特别。“大家看这个展厅,用老金坛的青砖做墙面,既保留了历史,又让我们觉得亲切。”小志愿者的讲解生动接地气,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为什么不用新砖呢?”有孩子追问。“因为老砖里藏着爷爷小时候的故事呀”,简单的回答让“历史传承”的认知在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渐清晰,慢慢发酵成守护社区记忆的创意构想。
孩子们围着展厅里的老物件展台,叽叽喳喳地分享起家里的“老宝贝”,“我家有个旧闹钟,是爸爸小时候用的!”“奶奶的针线笸箩里全是故事呢!”当被问到 “怎么让我们的社区留住老故事”,孩子们的想法像春天的嫩芽般冒出来:“画老房子贴在社区墙上”“让奶奶讲她和下塘河的故事,我们录成视频”。在互动中,孩子们懂得了空间不仅是建筑,更能承载历史与情感。
讲生态之要,学践行之策
区污水处理厂的参观和《城市的“肾脏”:守护水环境的隐形英雄》科普讲座,给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科学课”。看着浑浊的污水经过格栅、沉淀池、生物膜过滤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变得清澈见底,孩子们趴在玻璃观景台上,眼睛瞪得圆圆的。“原来一滴水要经过这么多步骤才干净!”“我们社区的垃圾分类也要这样认真!”大家纷纷表示,要把“生态优先”的想法带回社区,提议在青创空间里设“环保角”,收集废品做手工。
此次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空间规划、文化传承与生态营造中得到成长。社区青少年们聚焦社区空间微更新、文化记忆留存、生态理念践行等治理议题,以“小小规划师”培养为核心,引导青少年以“一米视角”关注下塘河保护整治、社区环境改善、网络空间治理、儿童友好社区营造等身边事,让青少年放眼东方向阳成长,青春力量在社区治理中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