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常州市钟楼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便启动了“暑期科普进田间” 系列活动。7 月 15 日下午,润源农场里的 “夏日农耕奇遇记”,正是区老科协联合荷花池街道机械二村社区针对中小学生设计的暑期科普实践之一,二十余名青少年在田间地头收获了别样的科学启蒙。
活动中,区老科协的退休农业专家全程主导科普环节。开场的趣味问答里,老专家们用生动案例讲解蔬菜生长特性,“茄子幼果是青色,成熟后才变紫” 等知识让孩子们听得入迷。葡萄藤架下,老农艺师手把手教播鸡毛菜种,详解播种深度与间距的科学原理,将农耕技巧转化为直观知识。
采摘环节成了移动课堂,老专家们结合实物讲解光合作用对果实的影响,指点孩子们通过果粒密度判断葡萄成熟度。竹林捡鸡蛋时,老专家引导观察生态环境,解读“母鸡选竹林下蛋” 的科学原因,让孩子们明白生物与环境的密切联系。
最后的草帽绘画环节,老科协美术爱好者指导孩子们将观察到的植物特征融入创作,把科学认知转化为艺术表达。 区老科协负责人表示,暑期是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黄金期。通过这类实践活动,既能让孩子们在假期远离电子产品,又能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科学原理,真正实现“玩中学、学中悟”。此次农耕科普只是系列活动的开端,后续还将推出更多自然探索课程,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假期里生根发芽,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科学的色彩。
|